不仅有过嘴瘾骂她丑的,还有摄影师知道要给她拍照把摄像机都扔了的。
吕燕对照片里这个雀斑比自己 还多的女孩,也不甚满意。
但一想到自己拍了杂志,还落座帝都街头,还是傻呵呵地高兴。
被上天宠爱估计就是这样吧。
北漂第 9 个月,刚迎来第一波好运的吕燕,又迎来了贵人。
一位法国设计师,特意来新桥饭店见她。
先是请她把裤子撩起来,看一眼,接着就问,愿不愿意去巴黎?
答案是,同上——
吕燕的性子里从不涉及 " 纠结 " 二字,能上的,决不因胆怯婉拒。
办完护照,回北京的火车上,她激动地整宿未眠。
对着那一张纸,打开合上,打开合上,重复无数遍。
不带贵族血统、没有美貌加持的大女主,早年全是摸爬滚打的形象。
但这并不影响她们奔赴门外的世界。
因为一无所有,故而不惧失去,肆无忌惮地在生活里做野孩子。
其实,在伯乐李东田前,已经有人捕捉到吕燕眼神里的火焰。
只是,这一个,全靠吕燕 " 野蛮 " 的人格魅力降服。
1999 年的中国,还是时尚沙漠。
韩姨是美国福特模特经纪公司的亚太区总代理,她敢为人先,在北京最高端的长城饭店组织模特比赛。
吕燕那会也在。
到了饭点,吕燕站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拿出农村妞的朴实劲对韩姨说:
" 你别在酒店里面订饭,酒店里面太贵了,我帮你去买。"
韩姨目瞪口呆地看着吕燕,把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蹬进了酒店的后花园。
三轮车上,是所有人的盒饭。
芸芸众生里的铁骨女子,她们的早期人生,避不开弯腰在地里刨食,头角峥嵘。
不带全妆,举止难免粗俗;只是心里总有团火,要燃尽了才行。
但," 小镇丑女 " 亮相巴黎 T 台,就该知足止步?
吕燕不。
她总觉得自己看似光鲜、华丽,却正被另一座围城困于中央。
"(模特)每天就是在被选择的状态。"
设计师一句 " 她更好 ",你就得拍屁股走人;临时起意,删除这套服装,你也一块进入回收箱。
" 我在巴黎成长了,但是慢慢你会发现这种成长在这个行业里面好像没什么用。"
吕燕决定做点额外的事。
直白点说,她决定去做时尚记者,拿回主动权。
当时,巴黎 T 台下,还没有中国编辑的位子。
正是吕燕白手起家,借衣服、找场地,请摄影师 ……
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国家的牌面。
一次,她看上了老佛爷住的大宅子,想在里面拍照。
吕燕自知面子不够,便腆着脸对中介说:
" 我给你做个专访,帮你在中国卖房子,你借我在里面拍几张照片呗!"
你看,看似爽文的大女主路径背后,是她也曾手无缚鸡之力。
不停跌落,不断试错,才亲手凿出一条别开生面的能力边界线。
而吕燕又始终清醒,不会大肆开疆扩土。
当被问到," 什么时候意识到,做自己喜欢的事很重要时 ",吕燕讲了初试电影《面纱》的经历。
名叫约翰 · 卡兰的美国导演,一眼看中吕燕的东方面庞,请她来拍由毛姆小说改编的《面纱》。
电影拍完,男主角爱德华 · 诺顿请她喝酒。
几杯下去,爱德华 · 诺顿兴致渐起,对他们讲起中国历史,越讲越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