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历史细胞紧缺的吕燕煎熬难耐。
却也是那一刻,她从对面这位在中国文化中萃取心流时刻的演员身上意识到,做自己喜欢的事,弥足珍贵。
既然做模特不符心意,那不如拍电影、做演员,再以此为跳板,进军娱乐圈,拍拍综艺,搞搞钱。
然而,拍电影同样不是吕燕的菜。
急性子的她,如同无法忍受模特的被动一样,她也不能勉强自己接受,为了几秒钟的镜头,要等待数小时的工作模式。
她喜欢看《纸牌屋》《硅谷》《权力的游戏》,喜欢这类有权力欲望的女主;
她和朋友的聊天内容,从来不涉及男人、护肤,而是行业、经济、工作。
她想要做自己的老板,她想要运筹帷幄。
33 岁那年,在家人、朋友的一致反对下,吕燕还是招了 2 个员工,跨界做起了设计师,创立个人品牌。
" 我不知道是好是坏,但是你必须特别坚定,才能一直在自己选的路上走下去。"
从黄土地最深处走出来的吕燕,身上还有股实在劲儿——极富野心却更自知。
创业 8 年,全国只有十几家门店。
投资人说,要帮吕燕把店开遍全国。
这不符合她小而美的思路,她便直接回绝:我不缺钱。
她有自己的坚持。
而电视剧中,那些安排好的挫折,和按时到来的救星,不属于现实中的大女主。
现实中的大女主,不用被任何人拯救。
她自己上岸。
很多人无法欣赏吕燕,这不奇怪。
哪怕仅从第一印象看,她也少了些讨喜女孩的标签:顺眼、平和、从容优雅。
但或许就是那些冒尖的性格特质,比如坦荡、不玻璃心、脸皮厚 …… 才让吕燕一路向上走。
对于脸皮厚这件事,吕燕直接认领。
去巴黎前,吕燕在北京呆了 9 个月。
这 9 个月里,除了有韩姨、李东田的知遇之恩,更多的是无数次的拒绝。
但吕燕说,我没收到任何伤害。
" 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绝对不要回乡下,除此之外的事都无所谓。"
拒绝了就再来,反正我一无所有,也没什么好失去的。
被骂丑时,是什么心情?
很多人好奇,终被好奇心更强的许知远问了出来。
她的回答也是坦荡:
" 别人觉得我丑,说句心里话,我从来没觉得我长得丑。
但我也不觉得我长得好看,我就觉得我跟别人不一样吧,挺特别的。"
当然,最让人大呼不可思议的,还是吕燕在宇宙中做最强玩家的撒欢体质。
许知远问:知道自己能出国时,意外吗?
他料想当时既不会英文、也不懂法文的吕燕会说,当然了。
但吕燕却得意表示:
我就等这一天了。终于有机会出国了。
到了巴黎,面对饮食差异和看不懂的标签,
吕燕通过一个月吃一百多个鸡蛋,来打发一日三餐。
你看,明明是苦情的、励志的情节,放在这个女孩身上,似乎又总让人忍俊不禁。
这大概是因为——
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她依旧可以白天做任人挑选的红萝卜,晚上站在桌子上蹦迪,被法国同行喊 "crazy Chinese girl"。
看吕燕一路走来,我不由想到《简 · 爱》,这是另一个倔强且顽强的 " 丑女 " 和她的大女主成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