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她,只有十一二岁,之后便通过专业的舞蹈训练成为了一名职业舞者。
虽然自己主意正,但她并不叛逆,反而特别懂事。
那时候,团里每个月给50块钱的饭票,平时她就省着吃,到了放假的时候用剩下的钱正好够在食堂买一个酱肘子。
所以每次颜丙燕回家,都是家里改善生活的日子。
除此之外,每个人每星期还会给1块钱的补贴,除了来回公交的7毛5分钱,剩下的她全都交给父母。
生活的压力对于还未成年的颜丙燕来说非常辛苦,但她从来没有对父母抱怨过,甚至还会想尽一切办法赚更多的钱。
“那时候舞蹈演员很辛苦,我们演一场舞剧,报酬从一块二演到十块钱,后来涨到十五块钱,我们还会经常给一些文化公司、广告公司拍些广告、挂历,来补贴生活。”
90年代的时候,颜丙燕的写真被印在挂历上,只要是印有她照片的挂历经常卖到脱销,她成了那时候小有名气的“挂历女神”。
这样的生活,一直维持到22岁这年。
1994年,颜丙燕从一名北京歌舞团的舞者,无意中闯入了电影这个圈子。
电影《追捕野狼帮》原定的本是位香港女演员,但由于突然档期出了问题,剧组决定在内地找个女演员来演这个角色。
导演让武行带着我打了打,试了下身手,然后说:“就是你了。”
那位导演大概没有料到,因为他这一句话,直接改变了颜丙燕的后半生,也为中国影坛发现了一块宝藏。
这是一部动作片,颜丙燕需要演一个女特警队长,整个从头打到尾,基本没有专业性很强的文戏。
所以电视剧播出后,不少观众都觉得她演得还不错。
导演和影评人也说她有天分,让她坚持这份事业。
25岁这年,颜丙燕头也不回的辞去了歌舞团的工作,做好了在影视圈大展拳脚的准备,尽管她才拍过两部戏。
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艺高人胆大”吧。
其实直到现在,圈里也有很多演员没有经受过专业的科班训练,但颜丙燕实在心虚,努力地学习着每一个细节。
首先,她觉得自己是北京人,说话的时候容易吞音,就一句一句地跟着新闻联播联系。
然后又开始纠正站姿,她总是不自觉地站成跳舞时的八字脚,这些习惯性的小动作,在镜头的放大下会显得特别明显。
每个戏拍摄之前,她都会花费比别人多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准备。
比如拍医院的戏,她就真的跑进门诊,观察医生的工作模式。
自己回家后还在瓜皮上套上丝袜,练习缝合。
就因为这股劲儿,1998年时,由她参演的《红十字方队》一经播出便引发了收视狂潮。
这部剧被称之为内地偶像剧开山鼻祖。
也是因为这部剧,那年的高考、军医大学的报考人数创下了历史之最!
颜丙燕靠着出色的表现,摘得金鹰女配。
可当她拿到这个奖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受之有愧,甚至想把奖退回去重演一遍。
“我觉得我的努力,和这个奖不匹配,我付出的没有比别人多,我第一反应真的是很愧疚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