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关天赋,却又不全然归因于天赋。
背后更多的,是当下女演员共同面临的困境。
也许,一个徒手打拼的女性,是可以改写命运、阶层跃迁,但也有其难以翻越的高墙。
那是一种外部力量,一片看不见的天花板,驱使她们到达某一高度后,便只能原地打转。
复制赵丽颖?
她姐想到了海清,和她最近主演的口碑炸裂的《隐入尘烟》。
为了拍这部电影,海清腾出了一年时间,住到甘肃农村,感受麦子从种下到结穗的过程。
为了成为农妇曹贵英,她每天晒太阳、看太阳,晒到视力下降、皮肤粗糙、脸上长出褪不去的黄斑。
海清以破釜沉舟的姿态,付出了时间、健康,塑造出了曹贵英质朴而沉痛的骨骼和血肉。
不如此,你难以想象 " 国民媳妇 " 海清还有另一面。
不如此,海清的下半生也许还要在家庭剧里买房、鸡娃到崩溃,在鸡毛蒜皮的吵嚷里耗尽心神。
三年前的 FIRST 影展,她在媒体面前为女演员发声,争取更多的机会:
" 说一句实话,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是被动的,市场、题材常常让我们远离,甚至从一开始就被隔离在外。"
一番恳切之言招来群嘲,也引来同场的女演员小心发言 " 只代表海清个人立场 "。
这便是海清这个国民女演员所面临的尴尬处境——
使尽全力了,但机会有限,时间不等人。
她必须拿出超乎常人的勇气,耗费时间、健康,才能换来另一个可能性。
这无异于一场放手的豪赌。
但不赌,前路就会被堵死。
这换赛道的机会,她已经等了太久。
还记得杨紫琼在拍完《瞬息全宇宙》之后,接受采访时忍不住潸然泪下。
" 这是我期待了 ...... 好久的剧本。"
她用这部电影,向影迷、家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可能性。
而不仅仅只是个打女,只是大片里空洞的符号。
可这一等,就等到了 60 岁。
即便有代表作,即便在好莱坞闯出一片天,但依然等到 60 岁,她才有机会去演绎一个立体的、复杂的女性角色。
才能展现女性的幽默、真诚和悲伤,在电影里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一种女演员共有的巨大的遗憾。
你看,即便如海清、杨紫琼这样早已站在金字塔高处的女演员,面临的困境和尴尬也是如此具体。
回到赵丽颖身上,也有相似之处。
她和她们一样,走在同一条狭窄又幽暗的路上。
有些机会,需要等,也许一等就是半生。
有些付出,需要赌,也许一赌又回到从前。
这是女演员的特殊处境。
这几年,我们总是嘲笑 85 花手牵手,一辈子一起演古偶。
怨她们手握流量,原地踏步,骂其摆烂,怒其不争。
当然,这是她们个人能力有限、自己选择的结果。
但别忘了,还有一个客观的现实是——
当下我们并没有一个利于女演员创作的环境。
海清说过,现在市场上看似女性题材变多了,大家更关注女演员了,但实质上,并没什么变化。
剧本浮皮潦草,借着女性的话题迎合观众,关于女性在职场、家庭的崛起,依然是想象大于真实。
前两年的爆款剧《三十而已》。
套了个女性困境、社会观察的壳,最终的话题走向和热度却依然逃不过如何鉴别绿茶的内核。
还有《我们的婚姻》。
一部本意讨论全职太太重返职场的困境的现实题材,最终的营销和讨论,却完全停留在到底是男主渣还是女主烦的层面上。
说一千道一万,好剧本有限,能施展的空间就有限。
如此,甜剧也好,虐恋也罢,古偶也许才是赵丽颖们一张最不会出错的牌。
而对已经人均 35+ 的 85 花来说,危机感还来源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