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表现顾里身上浮夸高傲的一面,辣目摇头晃脑地摘墨镜,左右瞟了瞟又戴上,莫名的滑稽。
甚至有人评价:她看起来像是乡镇女企业家,不像是原著里的白富美。
不过,因为当时辣目洋子的口碑不错,再加上同组有其他演员演得更差,所以很多人没将这次表演放在心上。
其实,这段表演已隐隐反映出了辣目洋子的问题。
辣目演戏的优点是生活化,没有包袱,状态松弛。
《我和我的家乡》里马丽的小跟班。
《我和我的父辈》的班主任。仔细看都是一样的演法,但因为二者皆是沈腾导演的喜剧,辣目的戏份不多,所以效果还不错。
但状态过于松弛,也可能成为她的缺点。
遇到一些和她性格相反、或比较内敛的角色,她还能加以控制。
一旦演比较夸张的、外放的角色时,常常会觉得过于随意。说得再难听点,就会变成 " 综艺式演技 "。
《我叫刘金凤》原著中刘金凤虽然又黑又胖,但是文武双全,给人的感觉是可靠大智慧、胸中有沟壑。
而辣目的演绎,无缝对接到她综艺里的样子。
东北口音,手舞足蹈。
拖长音的口癖,经常看辣目综艺的,应该能脑补出她的语气。
再加上强行给女主降智。
怎么说呢,看起来和刘金凤没什么关系。更像辣目洋子本人穿越了,毫无古代感。
其实,在搞笑女星当中,辣目洋子算是转换赛道最快的。
李雪琴只参与综艺;贾玲除了自导自演 " 李焕英 ",近些年很少再演电影。
金靖大部分时间也在录综艺,之前在《我在他乡挺好的》的表演算是刚有点眉目。
只有辣目洋子,已经逐渐摆脱身上综艺咖的标签,以专业演员的姿态不断地在拍戏。
而当辣目从客串到配角再到女主,从现代的《暗恋橘生淮南》到古装的《玉楼春》《珍馐记》《骊歌行》。
哪怕《骊歌行》的角色设置突兀,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她也依然频繁地出现在观众面前。
" 搞笑女也可以演正剧 " 的新鲜感一过,潮水褪去。能否满足观众期待,德不配位的争议自然而来。
而且,不管多么理想化,目前来看偶像剧,尤其是古装偶像剧中俊男美女的搭配是观众不可触碰的底线。
哪怕是胖胖的女主,人们更期望看到的也是《二十不惑》的大宝那样,底子美,有福相的女生。很残酷,很现实。
好的演员应该能驾驭任何角色,这是演员最理想的状态。
但也要承认,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何况辣目洋子本人还没有强到 " 整容式演技 " 的地步。
如今看来,现实主义题材是她较为舒适的领域。挑选适合的角色和剧本,才是目前最需要的。而不是哪怕改人设,也要强行挤进偶像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