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另一个名字叫“背叛”。











但有趣的是,《阳光姐妹淘》是一部实实在在的喜剧,尽管故事夹杂着分离、暴力、死别,甚至是社会动荡,但都被导演的剧作技法消化。
这是个让人能笑着看到结束的电影。
也是个让人失去的力气回流的故事。


万妮达在片单中选中它。
我们在昏暗的房间重温,结尾的葬礼,活着的人为死去的人跳起舞蹈,万妮达也跟着欢快的音乐小幅舞动。
片单里还有《杀死比尔》《百万美元宝贝》《迷失东京》《三块广告牌》,她都喜欢,尤其对《迷失东京》里那首《Alone in Kyoto》印象深刻。
但在当下,她偏爱《阳光姐妹淘》这样的叙述。
那些个体的际遇游荡,兜兜转转到原点也很好。
泪水可以笑着流。




永远叛逆
万妮达表面看上去有些锋利。
但其实性格更像影片中的娜美,小时候个子不高,成绩不突出,她也不主动,能玩在一起的伙伴很少。
直到在重庆读大学,才结识了一票朋友。
她留恋重庆的氛围,因为喜欢那里的人。


万妮达的锋利其实都在音乐里。
有首儿歌叫《摘草莓》,她很小就意识到自己跟别的小孩唱这首歌时不一样,自认更有腔调。
但第一次去KTV,点了一堆林俊杰的歌,不唱就坐着听。
读大学时,有北京的说唱歌手去学校表演,万妮达去帮唱,唱完后,那人说她:“我觉得你喜欢音乐,你试试看自己写”。
从那开始便像发了疯一样迷上创作。
我想起她写的那首《Colorful world》:
来把身心交到这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