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从增值上来说,它的价值往往比干扰因素偏多的豪宅还要稳定。
向太之前就分享过自己 " 年年买珠宝,年年都赚钱 " 的理论:有一枚 16 卡的钻戒,600 万买进 1800 万卖出,赚了足足三倍。
将自身财产通过拍卖珠宝送给下一代,也是一种传承。
2015 年,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佳士得拍卖会上,刘銮雄用 2855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8 亿元)的高价拍下一颗重达 16 克拉的稀世粉钻。
并将它命名为 "The Sweet Josephine",送给他与甘比当年 7 岁的女儿 Josephine 刘秀桦。
之后没几天,刘銮雄又以近 3 亿人民币的价格拿下了 " 约瑟芬的蓝月 "The Blue Moon ofJosephine 蓝宝石,同样作为礼物送给女儿。
大刘入手的两枚顶级钻石,隔年身价全部成倍增长。送给女儿既充满收藏价值,又避免了繁杂的遗产税和手续。
这是典型的生意人思维,透着理性和精明。
而爱美的女性跟贵重珠宝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早期的珠宝首饰,因为服务于皇室女性,所以极尽华美之能事,成为皇家奢靡生活、尊贵地位的物质符号。
▲玛丽王后 VS 伊丽莎白女王 VS 黛安娜王妃三代皇室女性成员 " 祖母绿传承 "
二十世纪开始,珠宝成为流通的消费品。奥黛丽 · 赫本用一部电影,成功向爱做梦的女生种草了 Tiffany 珠宝。
到了二十一世纪," 被宠爱的女人,都应该拥有一条 Tiffany 项链 " 的理念深入人心。
服装界有 " 穿什么衣服,就是什么人 " 的说法,珠宝同样如此——戴什么样的珠宝,就是什么样的女性。
向太这样的女性,不大可能对小清新的锁骨链、单钻的小型钻戒指感兴趣。因为女性自己买单、消费珠宝,是会随着年龄、财力、阅历而变化的。
当一个熟龄女性开始购买贵重首饰,这些存在感超强的成套珠宝,跟年轻女孩的森系棉布裙、碎花雪纺衫、清新元气脸 …… 都是完全不搭的。
▲向太的衣品,看似暴发户气息十足,其实也是为了衬托她的华贵珠宝
生计无负担、预算无上限的女性,比如向太,她们会倾向于选择体量更大、光头更足的翡翠、钻石 …… 等珠宝首饰。
这些珠宝被她买入、佩戴、收藏之后,就成为了可以继承、拥有历史的物件,也就是:传家宝。
现在的向太,已经是 " 当奶奶的人 ",所以这些珠宝和她的房子、资产一样,都成了家族财富的一部分。
她送给儿媳妇郭碧婷的珠宝,只要他们还是一家人,就同样也是家族财富。这个家的人、财、珠宝,都要稳固,才能往下传。
所以,就算向佐真敢有什么 " 小动作 ",也一定会被她辣手掐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