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喷射器旁的近身肉搏战,绚烂刺激。
以及,在高空坠落的飞机上抢夺降落伞,令人目不暇接。
光是近身搏斗,当然还不够。
格局打开,上演一场环球追杀。
泰国、阿塞拜疆、土耳其、中国、匈牙利 ……
几乎每场戏,都要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狂轰滥炸。
其中最烧钱的一场是影片中段的「布拉格大战」。
据说,花了 4000 万美元!
一分钱一分货。
谁看了不大呼一声:有钱真好!
砸锅
然而,砸钱未必能换来一部好电影。
网飞深谙这个道理。
去年《红色通缉令》的扑街还历历在目。
于是,他们请来了凭借漫威电影起家的罗素兄弟。
拿着 2 亿美刀,俩兄弟也套用漫威的伎俩。
走到哪炸到哪,毁天灭地。
可劲儿造呗。
然而,没有了超英元素的加持,兄弟俩的弊病暴露无遗。
过于追求炫技,忽视了剧情本身。
导致的最大问题是,卡司的浪费。
全片下来,人物形象都很单薄。
几乎可以说,全员工具人。
在原著中,灰影人六号是个魅力十足的家伙。
不仅战力惊人,而且冷面幽默,不时蹦出金句。
同时充满正义感,怜香惜玉,绝不滥杀无辜。
足以媲美邦德 007。
更重要的,是独行杀手的孤独感。
这一角色简直就是为高司令量身打造。
在《亡命驾驶》《银翼杀手 2049》等影片中,他都精准拿捏了这种气质。
然而,到了罗素兄弟的镜头下,这个人物却被塑造得无比僵硬。
九死一生后,他获取了绝密文件。
结果居然随意坐进一家网吧,大摇大摆看了起来。
作为顶级杀手,在逃命路上还要托陌生人办假护照。
结果,拍证件照的功夫就被人设了套。
坠入深井成了瓮中之鳖。
好在,主角的高明全靠反派衬托。
罗伊德,正是美队最想扮演的一类角色。
紧身 Polo 衫,九分裤,豆豆皮鞋。
满口脏话,行为鲁莽。
可以看出,他极力想摆脱美队这一「伟光正」形象,拓宽戏路。
因此,要的就是反差感。
比如,《利刃出鞘》里玩世不恭的公子哥。
一句句「吃屎」,让他尝到了甜头。
然而,这个大反派也遭不住一系列降智的设定。
罗伊德的确是个反社会人格的疯子杀手。
但他为了追杀六号,不惜惊动了整个欧洲。
滥杀路人与警察数十,炸毁车辆古建筑无数。
连角色自己都亲口自黑。
「杀一个人有这么难吗?」
最后的决斗更是 20 年前的老梗。
明明一枪就可以解决的事,非得变成一对一的单挑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