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顽童 " 爷爷和移民后归来的孙女,在汉堡和钵仔糕、方便面和烧鱼的争论中渐渐达成一致。
讲述了 " 回归 " 后的文化兼容,融会贯通,又何尝不是香港城市对文化的态度。
杜琪峰的《遍地是黄金》,以发达机遇为主题。
三个渴望发财的年轻人,在茶餐厅里大聊谈资。
炒股、炒房,遍地黄金,但每次都错过了最佳的风口,望而却步。
最终,三人在误打误撞下搭上了 " 港股直通车 ",完成了股票反买,别墅靠海的梦想。
在采访中,导演杜琪峰深深感慨自身错过《遍地黄金》的遗憾。
最后留下" 别人恐惧,你就要贪婪 ",充满《大时代》风格的九字真言。
但电影并没有交代的是,2008 年香港股灾,泡沫幻灭,无数人死于这场疯狂的捞金游戏。
时间来到 2010 年,《迷路》告别了导演林岭东惯用的 " 暴力美学 " 手法,反而多了一丝温情和柔软。
也正是在拍完这部影片,2018 年林岭东导演离世,享年 63 岁,《迷路》变成最后的遗作。
《迷路》讲述了一位 50 多岁回归故土的老华侨,迷失在崭新的香港街头。
时空错乱的交叉叙事镜头,强调了历史的变迁。
建筑变了,高楼林立,但走过的每一个路口,都能引起一段回忆,转而热泪盈眶。
徐克的《深度谈话》,是时代病了的一年。
谁是医生,谁又是病人,没有答案。
一场有趣和惊奇又堪称 " 无厘头 " 的对话描述未来,还调侃了一众香港电影与导演。
短片中反复出现这种福柯式的权力翻转,让观众都颇为意外。
影迷说,他完全在自己的宇宙里放飞。
用杜琪峯的话是:" 大侠啦,思维飞得很远的。"
最强阵容,却遭集体差评
一部《七人乐队》与其说是回忆了香港电影不如说感怀了几位导演的成长。
" 洪金宝与 " 七小福 ",许鞍华的市井烟火,谭家明的痛感青春,袁和平的拳脚功夫,杜琪峯的欲望与宿命,林岭东的批判写实,徐克的鬼马创意 "。
故事里,是他们这一代港人的一生。
艰苦童年,少年拼搏,青年热血狂放,壮年精进,暮年依旧壮心不已。
但短片的缘故,一方面很难深刻难免略显仓促,意犹未尽。
豆瓣开分 7.1,随后跌至 6.8。
有一位观众如此评价:
" 期末考试议论文,杜琪峰满分答案,徐克写了小说,林岭东提前交卷,袁和平抄了背好的范文,谭家明新概念读多了,许鞍华保送了随便糊弄,洪金宝拿出了自己的小学日记。"
引人关注的阵容,却换得观众不满差评,被批 " 江河日下 "。
中国香港电影在它最辉煌的年代,在整个亚洲乃至好莱坞都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香港巨星的名声能辐射整个东亚,香港文化在那个年代疯狂输出到了韩国和日本。那时亚洲国家的家庭,几乎都看过《英雄本色》,知道张国荣。
当年杜琪峰,人称杜 sir,他的《枪火》,几乎每场戏都能堪称经典,毫无赘余,不可替代。
抢手沉默冷静地开枪,优雅又风骚地走位,充满着 " 狂炫酷拽 " 的艺术形式。
用静对抗动,草木皆兵的紧张感营造出无限张力。
即使当下再看,也忍不住惊呼一句牛 X。
粤语歌曲里有这么一句歌词:" 也爱用整晚说杜琪峰专长揭露命途无常的道理 "。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杜琪峰电影惯用的叙事:永远难逃宿命的不幸。
没有阖家大团圆的喜庆,命运无常才是现实。
再聊聊徐克,徐老怪。
香港女星的巅峰颜值,都留在了徐克的电影里,王祖贤的聂小倩,林青霞的东方不败,张曼玉的金镶玉,关之琳的十三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