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知道吗?
纵观影史,金字塔尖的科幻作,从来不只靠"呕心沥血"就可以铸就。
它需要的,是一整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全方位的专业人才、长达数十年的高额投入与不断试错下的经验积累。
以及一个能够"回血"的市场。
《流浪地球》证明过华语科幻的回报潜力,可续集依然谨慎再谨慎。
《明日战记》也固然生涩,和观众们认知的好莱坞顶级水准,有着差距。
但,这些路总得有人去走。
大龄粉丝终圆梦也好,用全华班做技术积累也罢。
当看到古天乐这个老粉,还能带着国内目前最成熟的电影工业团队,对科幻这一类型发起冲击。
Sir想不到什么理由拒绝。
就像电影里,古天乐所说:
送死的事情我来做。
现实中做电影,当然不用送死。
Sir更希望,这些人所有的付出,不会是"送死"。
因为电影是"造梦"。
梦想实现,应该让人开心得笑出声来。
不是傻笑。
那是未来与当下,幻想与现实,集体愿景与个体能量隔空击掌时,所碰撞出的"希望"。
△ 图源:bilibili@玩大的博物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助理:哆啦C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