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Sir 开始痴迷起 " 电音 " 了。
哎!想不到吧!
每天在上班的路上,只要 Sir 一戴上耳机,就感觉自己走路带风。
BGM 一放,谁都拦不住。
一开始,同事推荐 " 电子 " 这类型的音乐。
Sir 是拒绝的。
" 电音,80 后都知道,《西游记》开头的啾啾啾就是。"
同事白了 Sir 一眼,说 " 是对,但不完全对 "。
" 是迪斯科舞厅的动次打次嘛,廖凡那样。"
同事投来了宛如看智障的眼神,不想再说半句话。
" 难道是喊麦?‘一人我饮酒醉,醉把佳人 ...... ’ "
"SSSSSTOP......"
说罢,他给 Sir 扔了一个节目链接,点进去的第一集。
Sir 这下,又长见识了——
超感星电音
01
真吐槽
垂类文化综艺难做,之前也有不少前车之鉴,但,《超感星电音》(下简称《超感星》)在这个时候还是选择另辟蹊径。
确实有点倔。
什么是电音,可能有许多音乐小白,还是停留在大门外。
放心。
这个综艺基本零门槛。
最大的一个优点——
科普性强。
啥是电音?
别整太多专业术语,Sir 用最简单的概(bai)念(du)告诉你,就是用电子乐器以及电子音乐技术制作的音乐。
所以,不论在《西游记》里听到的音乐还是在迪斯科听到的音乐,都归为 " 电音 "。
在 " 电子音乐 " 的分类下,可谓百花齐放——
从 1900 年出现电子音乐,再到 1960 年开始发展出各种流派,再到 1980 年开始又出现了不同流派之下的支线。
如果要细数,有上百种组合。
△ 图片出自 https://music.ishkur.com/ 网站
要在这样 " 浩瀚 " 的音乐风格与素材库里,去进行一个广义上的 " 电音 " 的比赛。
它本来就是需要节目组有大量对于 " 电子音乐 " 知识量的储备。
再次放心。
节目已经替观众详细拆分了。
举个例子。
其中的一位争议比较大的参赛制作人 Mousse 木斯,一首《起舞》获得在场 5 位嘉宾拍灯。
他这首作品的风格是在 2008 年左右出现的,从雷鬼顿(Reggaeton)里演化出来的一种自带拉丁风格的蒙巴顿舞曲(Moombahton),节奏感强,旋律带着浓郁的异域风情,与来自新疆的木斯,在气质上完美契合。
节目不仅仅将这首歌曲的两个曲风都标了出来。
在嘉宾评论这首歌时,也以备注的方式,解释了什么是雷鬼顿音乐。
《超感星》几乎是一种老师画重点的方式在做节目。
什么是 Hard-Trap?什么是 House?什么是 Techno?
你听到所有音乐的风格,都会通过花字告诉你。
这对于像 Sir 这样脸皮薄的音乐小白。
不仅学会了许多 " 电音 " 的专业术语,也对自己喜欢什么样风格的音乐有了一定的判断。
门槛不高,一下就能迈进去。
除此之外,冷门音综的另外一大看点,是看" 人 "。
没有虚假的 " 商业吹捧 ",才能最大程度还原选手真实的个性。
《超感星》是真敢给啊。
节目组一开始就让每个人坐在大教室里听别人的歌,并且打分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