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本是鲜活的生命,但在一些父母眼中却是自己的所有品。
仿佛自己有了生杀予夺的权力。
2020 年,一个名叫杨某发的男子报案,称「智障儿子意外坠海」。
然而,警方在搜寻过程中发现,杨某发是预谋作案。
由于儿子患有智力残障,没有工作能力。
杨某发无法忍受照顾儿子。
于是,他将亲生儿子推下海,并伪造意外死亡现场,以骗取保险赔偿金。
杀人者,用短短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他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
父母杀子,有违人伦。
而这一出出悲剧,也反映出了社会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许多父母缺乏足够的监护能力和责任心。
日本著名小说家伊坂幸太郎曾说过: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很多父母,其实并不具备监护的能力和责任感。
比如张科。
他好逸恶劳,沉迷于打赏主播,还欠了一屁股债。
让这样的父母继续监护孩子,只会为孩子带来更多的不幸。
《小偷家族》
其次,社会保障机制也不够完善。
在将智障儿子推下海的杨某发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出底层悲剧。
他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无力照料儿子,妻子生病也看不起。
在 38 年的苦苦支撑后,终于崩了弦。
麻绳专挑细处断。
生存的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生而不养、甚至杀子的现象。
《何以为家》
最后,国内近几年屡次发生杀子骗保事件,也敲响了警钟——
保险行业,需要更加规范化。
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极易成为骗保工具。
所以,我国对未成年人的身故保额都有着严格规定:
未成年的投保年龄,不能低于 10 周岁。
骗保屡禁不止,要想解决,需要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对犯罪者的惩罚力度。
同时,更需要推进相关教育,消除大众对保险认知的误区。
社会的问题,家庭的问题……
最后遭受不幸的,都是孩子。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这些遭受虐待、抛弃的孩子,甚至还会为父母求情、包庇。
在《母亲》中,无论遭到亲生母亲和男友的如何虐待和捉弄,小怜南依旧佯装一副灿烂的笑脸。
面对其他人问起喜不喜欢妈妈时,她也总会撑起笑容,说:
「很喜欢哦,肯定这样回答呀」
眼睛被打受伤,面对来家访的老师,也会撒谎。
这么做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一种简单而纯粹的求生欲。
孩子们知道自己一个人是无法生活的,所以他们必须想办法赢得父母的欢心,来继续生存。
《鬼畜》中也一样,儿子一次次被抛弃,甚至被父亲丢下悬崖。
好在,摔落过程中被树挂住,捡回了一条命。
然而,当他被警方带去指认父亲时,却主动撒谎了。
说了父亲很多好话,承认是自己不小心掉落悬崖的。
他知道杀人是重罪,他想保全父亲。
见此,宗吉和妻子再也无法掩盖内心的愧疚。
直到这一刻,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丧心病狂、猪狗不如。
总有人憎恨命运,厌恶千疮百孔的贫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