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古偶注定会进一步内卷。
可怕的不是杨紫一人在原地踏步。
而是本来离开这个舒适圈的,更早的一拨人,也越走越倒退了。
这才是杨紫在今年《沉香如屑》显现出来的危机。
论古偶,她不是最有观众基础的那个;论演技,她这些年通过古偶又没磨练出什么来。
两年前《余生,请多指教》杀青,杨紫赶往古装剧《青簪行》现场。
间隙接受了一个媒体采访。
当时她已经意识到演偶像剧的隐患。
最典型的,演到高潮戏时,她开始陷入惯性心理暗示:到点了,该哭了。
![](http://imgq8.q578.com/ef/0808/883799b42258f87e.jpg)
主持人问:那你应对办法是什么呢?
杨紫变了。
她知道自己的问题,却回避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观众可能会眼熟,觉得我又在演小太阳,所以我会想怎么演得不同。”
![](http://imgq8.q578.com/ef/0808/8f1e6fd2d746fe1f.jpg)
作为一个演过《战长沙》,被原著作者吹彩虹屁,经过科班训练的专业演员,杨紫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演技受限于人物单薄,剧情低幼的偶像剧。
但Sir不想把问题完全归结于杨紫。
毕竟。
一个女演员在最好的时光,能遇到多少深刻的剧本?就算遇到了,又能有多少机会演主角?
85花们,吃上了国剧产量暴涨、高速市场化的红利,在古装剧寸步难行,影视行业困窘的今天,依然能够握住稳稳的流量幸福,哪怕转型失败,还是能坐拥顶级资源。
而杨紫,就算《沉香如屑》不是那么俗套,能拥有《梦华录》那样制作工艺,她其实也不会引起现象级的讨论。
观众爱的是神仙颜值,更是自己的青春记忆。
晚一步出现的人,无论她个人如何努力,都无法进入那个观众心目中的殿堂了。
可从演员到行业,都进入了一种越是无望,越是摆烂的心态。
明知道角色空洞,还是照接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