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跟顾念形成了一组有趣的对照。
顾念刚入行那会儿,就很欣赏令仪,希望将来能成为像她那样优秀的律师。
照丰盛的话来说,她们都曾是 " 心比天高的姑娘 ",都有过硬的工作能力。如果顾念没有回归家庭,她很可能会是第二个令仪。
十多年过去,顾念孩子都上小学了,令仪一点儿没变,在行业精英的路上越走越远。
看见令仪桌上的 " 成绩 ",顾念眼里是恍惚和羡慕
不过,顾念回归职场就全是困难和劣势吗?
一旦成为 " 工断女 ",就再也无法追逐事业了吗?
非也。
重回职场的阵痛,只是一个缓冲期。
劣势和困难都是暂时的。
十年的全职妈妈生涯也不是白过的,顾念自有其修为。
在《上班啦!妈妈》中,一位招聘老板说,全职妈妈们有个很宝贵的闪光点,那就是自我实现的渴望。
第一集里,老板给出两个案子,让新人选择。
一个是出版集团并购案的尽职调查,一个是关于醉驾的诉讼案。
方旭材料都没看,直接说 " 我想参与醉驾案 ",顾念见状,也争取道 " 我也认为我比较适合醉驾案 "。
说白了,两个人都想出庭,在机会前面当仁不让。
社会上普遍认同像方旭这样的年轻人有干劲,但并不代表像顾念这样的中年人,就没有往前走的职业动力。
顾念在上班第一天被李律师刁难时,就放出狠话回怼:
我不仅大杀四方,还有点六亲不认,凡是轻视我的男人,都没什么好下场。
阔别职场许久的她依然凌厉、机敏,将 10 年全职太太的所谓劣势,转化为优势。
在令仪询问他们各自的优势时,顾念指出了漏洞——
当事人陈述自己案发当天,把孩子送到了某培训班门店。实际上这家店在案发前的半个月就已经停止营业,当事人明显撒谎。
顾念最终获得参与醉驾案的机会,得益于多年带小孩对补习班的关注。
她实实在在用时间累积起来的大量生活阅历,是刚出校园的新人比不了的。
其实顾念一开始就注意到,当事人是位 33 岁的家庭主妇。身份的相似,让她更容易理解这类人群的心理。
她劝慰当事人 " 有时候老天会跟你开一个玩笑,是为了让你有机会选择一种新的生活 "," 我可以承担我和我女儿的经济责任,你也可以 "。
顾念用自己曾经遭遇背叛,绝望、焦虑,以为自己的人生跌到谷底的经历,去现身说法,鼓励当事人说出了真相。
通过第一个案子,顾念成功告诉大家——
我的阅历可以成为我工作的利器。
一开始还处在适应期,第二个案子里,顾念已经开始捡起自己曾有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敏锐度。
顾念和方旭,都获得了一位证人的证词。
但顾念考虑到这位证人今天可以变更证词,明天也可以撒谎称是被他们教唆才这么说的。没有定性的证人,对他们来说是有风险的。
所以她又对其他几个人做了重复取证,以备不时之需。
这是应对庭审风云变幻,必须做好万全之策的风险意识。
相比方旭,顾念明显谨慎、严谨许多。
在这一案中,她跟方旭的辩护策略也南辕北撤。
顾念相信当事人是无辜的,想要为他做无罪辩护,思路是找到他的不在场证明,或者证明证人证词有问题。
方旭觉得顾念的思路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