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可能就是我的命运。"
在被观众认可前,
刘奕君在西影厂抄过工资表,
在各大剧组里跑过大大小小的龙套。
只要有表演的机会,他都不愿错过。
16年的时间,他参演过50多部的电视剧,均未溅起多大水花。
明明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却始终等不来一个机会。
跟他事业同样走上下坡路的,还有他的第一段婚姻……
01
1970年,刘奕君出生在古城西安,家在大雁塔旁边。
父母都是科研工作者,家境相对优越。
刘奕君的父亲喜爱电影,也经常带着刘奕君一同观看。
父子俩共乘一辆自行车,穿过西影街巷的巷口,于徐徐微风中,搬两个马扎悠然自得地看着影片。
左一刘奕君
那时最火的莫过于《延安游击队》。
生性活泼的刘奕君顶着瓢盆,扛着扫帚,带着小伙伴雄赳赳气昂昂地穿梭在大街小巷,
模拟着影片中的游击队"冲锋陷阵"。
在儿时的欢闹声中,一颗演戏的种子在他心中不知不觉地种下。
15岁那年,刘奕君坚定了演戏的道路。
他跟着四川人艺的曲国强学习表演,在对方的悉心教导下,本就有天赋的刘奕君成绩斐然。
1987年,不满17岁的刘奕君如愿地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系。
成为了张嘉译,王全安,管虎等人的同班同学。
同时也成了班级里年岁最少的那个。
年龄尚小的刘奕君还未褪去婴儿肥,白嫩的肤色一点也不像陕西走出来的汉子。
因为一张粉面小生的脸,刘奕君还曾被同学们戏称为"刘漂亮"。
但这样一张白嫩的娃娃脸,却不怎么符合当年的审美。
北影教授李苒苒在见刘奕君的第一面,就断定了他今后的戏路走不远。
因为他的脸,太限制他的戏路发展。
在一堆大哥哥大姐姐面前,还未成年的刘奕君就像个"乖宝宝"。
无论演戏还是待人接物,总是稍显青涩。
刘奕君对此也很无奈。
有时候为了让自己坏一点,痞一点,刘奕君还会特意跑到路边的服装店,用帽子甩塑胶模特一下,然后迅速跑来,欢快的笑声传出去很远。
大二那年,专业课成绩极为优异的刘奕君被推荐进了《女贼》,饰演男一号。
这是刘奕君第一次饰演男一号,他打足了十二分的精神,不停地揣摩着人物的性格。
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剧组上下的一致赞扬,拍摄很顺利,大家相处的也很愉快。
刘奕君满心憧憬着自己的第一部影片。
然而影片在送审时便被否决了。
刘奕君的第一部影片最终无缘于观众见面。
那时的刘奕君虽然沮丧,却还是充满干劲儿地进入了另一个剧组《落山风》。
然而没拍摄两天,刘奕君便被不明不白地踢出了剧组。
接二连三的糟心事让他郁闷了好久。
似乎冥冥之中,便已注定了他的演艺之路不会那番顺遂。
1991年,刘奕君大学毕业。
他和老乡张嘉译都被分配到了原籍的西影厂。
两人一个在财务处抄写员工的工资表,一个在团委工作。
彼时的西影厂并不景气,厂里捉襟见肘,对待影片拍摄便慎之又慎。
即使要开拍新电影,最先考虑的也是拥有了一定受众的老演员。
像刘奕君和张嘉译这种新人,即使是毛遂自荐,也得不到一个露脸的小机会。
两人每每下班回家,总会在路上忍不住的长吁短叹。
辛辛苦苦学了四年的表演,却只能在电影厂做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两人不免有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落寞之感。
每天在西影厂,日复一日地抄写着工资表。
看着这一眼就望到头的生活,刘奕君只觉得一股窒息涌上心头。
"我可以忍受演戏带来的一切痛苦,我也可以永远蛰伏,但让我干与演员风牛不相及的一个事儿,我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