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8.3。
2014 年,阿汤哥的《明日边缘》。
剧情上,结合《土拨鼠之日》无限循环设定。
内核上,结合《蝴蝶效应》的宿命论。
故事似曾相识,又有新颖之处,再结合强大的叙事能力。
虽然是一盘爆米花,但照样能扣人心弦。
豆瓣 8.1。
此外,还有《阿凡达》《变形金刚》《环太平洋》等商业大片。
剧本算不上多优秀,但至少没有拖后腿。
再加上其特效实在过于突出,使得它们都在机甲科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再说几个反面教材。
《变形金刚 5:最后的骑士》特效爽炸,剧情垃圾。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剧情空洞,摄影平平。
这几部纯属于 IP 消费,在机甲特效发展史上也不会留下名号。
必须低分伺候。
所以说,国产科幻,该鼓励要鼓励,该批评也要批评。
凭什么国产片剧情差,就要原谅,就要卖情怀?
做得不好的,必须讲。
忠言逆耳利于行。
说《明日战记》烂,其实是对它「原本可以更好」的惋惜,对它「顾此失彼」的遗憾。
因为香港电影的最大优势,从来就不是科幻特效。
黄金时代留下来的最大遗产,是香港演员。
而他们的表演,才是香港电影最好的「特效」。
探索多元化类型片,当然是好事。
古仔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做到了。
但过多的数字化包裹,反而掩盖了戏骨的魅力,丢失了港片的灵魂。
好在,一次失败,不代表永远失败。
《明日战记》终究只是个开始。
路还长。
我们一路随行,拭目以待。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