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哈文跟着李咏回到乌鲁木齐。

她开朗活泼的性格很快赢得了李咏两位姐姐的喜欢。
在两位姐姐的劝说下,李咏父母的态度有所缓和。
哈文也趁机对李咏父母许诺道,
“伯父伯母,我不是娇惯的大小姐,请你们二老放心,我会跟李咏好好生活的。”
然而父母的认可只是他们婚姻的第一重考验。
很快,第二重考验来到。

03
1991年两人大学毕业。
李咏拿到了央视唯一一个播音员的名额。
这本该是件大好事,谁料他直接被调到了西藏电视台。
而哈文,则分配到了天津电视台。
两人分居两地,于李咏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在西藏电视台的每分每刻,他都在担心哈文会被人抢走。
他把满腔的思念写进了信封里,恨不得一天一封,每一封信都能当天送到哈文的手里。
异地恋最能催生孤独和怀疑。
哈文太优秀了,
他怕出现个更优秀的男生把哈文抢走。

一年后,在他的努力下,终于收到了北京的调令。
李咏并没有把回京的消息提前告诉哈文。
他怀着一路忐忑的心情,先特地去理了发,洗了澡,刮了胡子,换了新衣服。
打扮的干干净净后,他又去了商场。
用九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枚蓝宝石戒指和一束九十九朵的玫瑰花。

李咏永远都记得当他站在哈文宿舍门前的心情。
那时他是那么的害怕在敲响门后,从哈文的嘴里听到另一个男人的名字。
怀着这份忐忑,他轻轻地敲响了哈文的宿舍门。
“咚咚咚”的声音回振在他的胸腔。
他就像等待审判的囚徒,连口气都不敢大声的喘。

隔着门板,他听到了哈文一溜儿小跑的声音。
“吱扭”一声,门被打开。
房子里没有别人。
哈文看到他,直接愣住了,泪水迅速的沾染她的睫毛。
李咏捧着玫瑰花,恨不能多出一双手紧紧地拥抱住她。

一年异地的经历反而让两个年轻人更加认定了自己的内心。
1992年,两人迫不及待的结婚了。
当时李咏的钱全用来了买钻戒和玫瑰花。
兜里比脸还干净。
两人的婚礼办的很简单,连一套像样的婚纱都没有。
李咏对哈文充满了愧疚。
于是两人事业稳定后,李咏又曾为哈文补办了一场婚礼,
试图弥补当初留下的遗憾。

结婚后,夫妻俩妇唱夫随,事业很快蒸蒸日上。
虽然没跟公婆住在一起,哈文却时刻把公婆放在了心上。
新疆的冬天很冷,
哈文专门找人定制了一套厚厚地衣物寄给公婆。
每逢假日,夫妻俩都会赶回新疆看望父母。
每次过去,哈文都会偷偷塞给婆婆一笔钱。

她知道,婆婆的钱大多来自公公。
每次买东西还需要跟公公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