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部期待的电影,后面大多跟上一句——
网盘见。
但有时候说这话的,是导演本人。
两年前的《矿民,马夫,尘肺病》,导演蒋能杰亲自下场 " 拉客 " ——
他在豆瓣私信了所有 " 想看 " 的用户,挨个儿发链接。
今天," 网盘电影 " 又多了一部——
主动选择网盘发行的导演,又添一位。
Sir 想没有哪个导演,一开始就想作品这样面世。
可是对一部电影来说,还有比被看见更重要的吗——
方舟
2020 年,春节,一个载入史册的时间点。
也是《方舟》的大背景。
画外音,播放着我们至今难以回首的新闻。
画面中,一位中年男子听到依法查处时,不经意瞟了眼电视。
但很快,他的注意力就回到了老母亲身上。
难怪他两耳不闻窗外事。
因为此刻摆在他面前,是小镇家庭最怕的难题——
老人病情危急,医院无力救治。
五个子女心情焦灼,意见不合。
好像,怎么做都是不对的。
要递红包吗?
要转院吗?
去太原,还是直奔北京?
都不行——老母亲的身体条件,遭不起那罪。
实在什么办法都没有了,只好求助院外的老中医,走投无路了,什么都得试一试。
《方舟》这部纪录片没打算记录什么大事件。
只不过它刚好迎头撞上了。
于是我们看到一艘家庭的小舟,如何闯进了巨浪。
关于医疗,我们过去看到的纪录片是这样的——
顶级医院,上海瑞金,北京协和,无数砸锅卖铁的贫苦家庭,拼了命想寻回一线生机。
△《人间世》拍摄地点,上海瑞金医院
那是现实,却仍然只是少数人的现实。
而《方舟》呈现的则是更无奈的大多数。
他们连去大城市赌一把的条件都没有,只能无望地原地打转。
有一幕,狠狠地扎进了 Sir 的心里。
大舅是照顾老人的主心骨。
每天最发愁的时刻,不是陪床,不是倒粪。
而是那比裹脚布还长的药费清单。
单子长了,怕药费贵,付不起。
单子短了,却怀疑医院破罐破摔。
老母亲七十六岁了,用医生的话说,一架快报废的车,你要从何修起呢?
这些年,我们看过太多以疫情为背景的纪录片、电影。
可是往往被写进历史的,只有那些前线奋战的英雄,以及宏大叙事之下,模糊的渺小个体。
而《方舟》则是一部极其私人的家庭纪录片。
它让我们看见,那些貌似跟疫情距离很远的个体,如何在蝴蝶效应的影响下,被一而再地击溃。
片中的老母亲发病时,正值疫情爆发。
彼时,张家五个子女还不知道要戴口罩,丝毫没有察觉远在武汉的疫情,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他们谈天说地,聊起了下一代,聊起了贫富差距。
比如中年父母离不开的 " 三胎 "。
- 磨破嘴皮最多要上两个
要上三个愁死了
- 娶媳妇 买楼房
好几百 上千万
纯粹变态了
中年人是什么人?
就是一群年过半百,口嫌体直的人。
上有老下有小,无意识地给生活加杠杆。
当着孩子面是催生。
背地里却是自怨自艾。
怎么就给不了下一代不做题、不内耗的底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