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前所说。
仙侠剧看似百试不灵的叙事套路,其实也隐藏着严重的问题。
越来越注重等级秩序的构建。
它撑起了这些仙侠剧叙事的骨架,也构成剧中矛盾的源动力。
但,所谓的浪漫爱情,只不过是建立在阶级之上的,有钱人的"特权"。
而等级序列中排在下等的普通人,只能成为主角们盛大爱情的炮灰。
他妖族成仙,注定只能做个伺候人的。
你天生仙胎,未来必定不凡
从这个角度讲,看似"去俗"的仙侠,其实也隐含着一个"俗"的内核。
正是这"俗",刺痛了观众。
它过火了。
人们想看的,是神仙跳脱出凡人不及的力量后,帮助凡人。
而不是眼里压根没有凡人。
他们每天什么都不干,他们像老板一样剥削着小仙,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恋爱,还非说芸芸众生都阻止他们相恋。
当主角高贵到观众无法代入,仙侠剧已进入看剧做梦,都只剩代入主角身边打工人视角才能勉强共情的时代。
当仙侠,只有仙,没有侠。
我们已无法想象老派仙侠那些,主角团和凡人能真正成为交心过命的朋友的情谊。
对不起,不是想刀人
更看不到主角团真的有把我要恋爱、我要上位、我要报仇以外的人和事放在心上。
以至于这些年来,仙侠剧没有开创,反而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连千篇一律的"神仙校服",其中的仙味也在一次次的自我重复中逐渐变得寡淡。
而掩盖在下面的封建残骸的尸臭味,发散了出来,被闻到了。
图源| 豆瓣@月呀么《试论恶毒女配的政治经济地位》
窥一斑而知全豹。
仙侠剧与观众的"爱恨情仇",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代表现如今,内娱的观众与创作者的关系——
观众早已走在了创作的前面。
现在随便打开一部仙侠剧的评论区,基本都能看到类似的不满。
其实,对于仙侠剧存在的封建糟粕的不满情绪,并不是第一天出现了。
正如我们对国产剧内容的不满,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
可偏偏就是有很多人选择蒙住双眼,在粉丝营造的虚假繁荣里长睡不醒。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哪怕"仙侠已死"的声音喊得一年比一年响亮。
仙侠的项目还是层出不穷,内容也还是一成不变。
一茬又一茬的新老演员,扎堆往仙侠里凑。
归根到底,内娱创作者与观众的关系,在流量时代的冲击下,已经变得畸形。
一方面,流量制胜,数据为王,很少人愿意在创作上下功夫。
图源|《爱很美味》
另一方面,内娱的很多创作者,从来就对观众缺乏应有的重视,甚至是尊重。
从一开始的"垃圾观众"论。
到现在的各种阴阳、内涵观众没品位的言论。
外加制作团队内的甩锅、互撕等骚操作。
《斛珠夫人》编剧在微博吐槽甩锅。
乌烟瘴气。
没有人真正愿意为内容负责、为观众负责。
本来,创作应该要走在观众的前面,引领观众。
可在内娱的畸形氛围下,观众却还要反过来敦促创作。
所以现如今仙侠失宠。
在飘看来,反而是好事。
也是时候警醒内娱的一些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