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是一时兴起。
绝不可轻易磨灭。
十六岁,带着500块钱,他开始了艰难漫长的北漂生活。
当他刚到北京,现实就狠狠给了他一巴掌。
北影厂带给无数人机会,却还有更多的人聚集在门外,甚至连群演都当不上。
王宝强很快成为了其中之一。
他打印了自己的资料,上面贴着一块钱和一张自己的照片,然后每天到北影厂等着找戏演。
花不起坐公交车的钱,他就走路去。
但现实是残酷的,日复一日的坚持,并不会让他白等的次数减少一点。
然而如何在这里生存下去,才是王宝强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他用二十块与别人合租,在工地出同样的力,拿着别人一半的工资。
省吃俭用,终于能勉强维持了生计。
但仅仅是这样艰苦的生活,也没能维持多久。
一次干活时,他失手打碎了一个洗手台。
怒气冲天的包工头立马扣了他一个月的工资,他彻底没钱了。
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咬着牙,向家里寄了一封信,请求父母帮助他200块钱。
几天后父亲的一封信到了,信中是父亲东拼西凑的三百块钱。
父亲一改往日的严厉,用温柔的文字交代宝强照顾好自己,家永远是他的依靠,父亲会永远支持他。
感动之际王宝强默默发誓,不闯出名堂,绝不和家里联系。
三、崭露头角
艰难的龙套生涯王宝强一连跑了五六年。
这时一位新人导演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
2002年新人导演李杨,带着他的处女作《盲井》找到了王宝强。
《盲井》中的男主角元凤鸣是个老实人,需要一位面容憨厚的小伙子来饰演。
到了要开拍的时候,原先已经预定好的小伙子却因为考试无法出演。
无奈之下,李杨导演只好来到北影厂门口,选出几个群众演员去面试。
其中就有王宝强。
王宝强哪见过这场面,面试的时候他极度紧张,全程低着头不敢看导演,身体也无法控制地发抖。
这样的胆怯与青涩,正是李杨导演要找的元凤鸣,于是当即决定让王宝强来饰演。
电影一经播出,那个身穿校服一脸憨厚的元凤鸣,立刻留在了人们的脑海。
凭借这部电影,他斩获“最佳新人奖”“最佳男演员奖”两项大奖。
李杨彻底改变了他的演艺之路。
王宝强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他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
他的成名之路也才刚刚开始。
2004年,冯小刚准备了一部电影要对抗周星驰的经典电影《功夫》。
既然如此,剧本是一等一的一流,演员阵容也无比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