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骆少吊儿郎当,其实他大有来头,亲爹是当地首富。
不过骆少和亲爹一直不和,所以他也没回家住,就在外面酒吧里各种溜达。
然后又出命案了。
骆少他爹被杀了。
骆家家大业大,关系复杂。
老爷子年轻的时候风流倜傥,红颜知己众多,虽然已到暮年,还是在追求真爱。
然后就在众人的反对声中,娶了年轻时的青梅竹马。
结果没几天,中刀死在了书房。
因为现场发现了骆少的脚印,以及骆少当晚没有不在场证明,而且他一直不满老爸娶的老婆,两个人关系一直不好。
动机有了,证据有了,骆少成了被缉拿的对象。
司徒看穿了一切,有人在栽赃骆少,而且凶手对骆家如此熟悉,他一定和骆家关系密切。
这个案子是改编自阿婆的《罗杰疑案》。
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原著,因为小说的视角比较特殊,导致影视化出来的效果都不太好。
基于这个层面的原因,《民国大侦探》的改编也算是无功无过,看过的一眼就能猜到。
没看过的,大概也知道凶手是谁。
而第三个案子,改编自《鸽群中的猫》,也被翻译为《校园疑云》。
气氛要比前两个案子都恐怖一些。
而且根据剧方一早就放出来的剧情图可以推测,阿婆的《牙医谋杀案》和《啤酒谋杀案》也都在改编之列。
买了版权,大大方方的改编,就冲这点比隔壁的《玫瑰之战》不知道强多少。
但是,改编所带来的问题也挺突出的,节奏。
遥想当年的《少年包青天》一个案子能拍 6 集,人物多而不杂,条理清晰,由浅入深,导致案子扑朔迷离,悬念感十足。
而《民国大侦探》出场的人物只多不少,但因为节奏太赶了。
3 集一个案子,推理过程就显得有些敷衍,光是记人名认脸都要花费好长的时间。
且对原作的内容压缩比较狠,所以大部分线索,都是靠凶手自曝。
再有就是,由于这些案子的原作小说都太出名了,对于看过阿婆推理的粉丝们来说,这剧就非常鸡肋。
没有新鲜的桥段,过于套路的反转,也大大降低了悬疑感。
但如果你没有看过阿婆推理,倒是可能会被一些反转眼前一亮。
还有一个推荐的理由,这也是胡一天和张云龙在《民国奇探》之后的二次合作,开播之前很多人都以为是续集,其实不是。
就整体而言,远不如《民国奇探》所呈现出来的趣味性。
用 " 平平无奇 " 来形容本剧有点夸赞的意味," 找不到合适的推理剧看,偶尔看看打发一下时间 "则更为恰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