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是在这么一部豆瓣只有 4.1 的烂片里,马思纯还是贡献出了几个饱满的片刻。
女主被姐夫强奸后站在窗边,她的下唇颤抖,紧接着用力抿嘴、抹泪。
几个小细节就能带出这个人物——
她刚痛哭过的撕心裂肺,以及坚强隐忍的性格。
而她的不可控性,时不时导致情感过分充沛,以致于溢出了影片所需。
显得浮夸 ...... 甚至出现搞笑的出戏效果。
《第一炉香》。
她 " 哭笑掺半式 " 疯批表演。
看到这段大喊 " 我很幸福 " 的扇巴掌戏,我的第一反应不是 " 葛薇龙这是怎么了 ",而是——
" 马思纯演戏又刹不住车了 "。
马思纯这些特质,也导向了她与角色一体的 " 不可预知性 "。
宛若一个不定时炸弹,让人难以猜测到她饰演的人物,下一秒会做什么。
但这不一定是缺点。
还是说回她的新片《断 · 桥》。
试探审查红线的大尺度现实题材,李玉导演(《观音山》《姐姐》),娄烨的御用摄影师曾剑,马思纯 + 流量转战演员的顶流王俊凯 + 老戏骨范伟。
阵容备受瞩目。
但,豆瓣开分 6.3。
炮火集中在 " 剧情是否降智 " 上。
马思纯饰演的女主,在拿到能确认杀父凶手的证据后,没有报警,反而选择了私自复仇,结果引发更大的悲剧。
豆瓣高赞纷纷讨伐:女主为啥不报警?
《断 · 桥》在剧本上的裂缝也好,留白也罢。
可能是审查原因的不可说,又或是导演在表意技法上的欠缺。
但马思纯天生具备的这种极度不稳定的人物状态,某种程度上也反而恰好缝合了这种撕扯——
让原本不合理,或者说超出剧情走向预期的情节,部分合理化。
以至于我们一旦 " 体会 " 到她的偏执。
便能理解她 " 必须报仇 " 背后看似愚笨,实则病态的选择。
03
戏梦人生,人戏不分
但问题在于,马思纯越来越人戏不分了。
跟那些她饰演过的角色一样。
伤痕累累,尽皆过火。
一个肉叔举过的例子。
《我就是演员》中她演《李米的猜想》中的李米,戏毕,她还在不能自控地哭泣。
主持人李立群老师问:
马思纯你谈过恋爱吗?
马思纯哭得更凶更委屈:
我谈过!
那时,正值和欧豪分手没多久。
就这两个词就已经带着倔强往嘴边蹦。
接着她又借戏抒情:
小时候歌里都是骗人的
现实为什么那么残忍、那么残酷
如果你说这是真情流露不能自己,那么反面的例子,则是现实的情绪影响戏本身的表达。
还是《第一炉香》。
从选角公布后,马思纯就开始被骂。
导演许鞍华后来在访谈中聊到选角的时候说,如果早知道网友们批评的力量这么大,她可能会换角。
马思纯在那段期间 " 受到很大压力,又睡不着 "。
于是,《第一炉香》里有太多她失控的表演。
比如下面这段同样又哭又笑的疯癫,尽管导演只是拍她的小半脸,但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已 ......
完全不受控的各种五官乱动,完全跳脱出整个画面的情绪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