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妮·休斯顿、珍妮佛·拉什、张蔷、邓丽君,大家是否感觉到张蔷这个名字很突兀,其实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时代周刊》所评选的全球最受欢迎的女歌星,而当时的张蔷能够力压邓丽君排名第三,说明了张蔷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受到欢迎的程度。

然而大概40年过去了,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很难想象张蔷年轻时候的风采。张蔷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从小在交响乐队长大,耳濡目染,在音乐方面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1983年张蔷当时还在北京海淀区读高一的张蔷参加了海淀区青年歌手大赛崭露头角,后来陆续有人找张蔷录制歌曲,张蔷也成为上个世纪80年代最火的大陆女歌星。

然而这样一个非常年轻,且发展潜力巨大的女歌星,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个歌曲火爆的年代没有一席之地,进入21世纪之后更加知之甚少,这是为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有三个原因。

首先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张蔷和绝大多数歌星一样选择了出国留学,张蔷所留学的澳大利亚对于华语歌曲并不太感冒。张蔷和绝大多数出国的艺人一样,受到了瓶颈期的困惑,最后没有在歌曲这条路上有更多的突破。

其次张蔷选择了错误的发展方向,张蔷在留学澳大利亚以前认识了第一任丈夫,当时两个人都比较年轻,对于未来的规划不是很清晰,张蔷的第一任丈夫说张蔷去香港,他随时供养她,但是张蔷去了香港,发现香港对于艺人的包装形式完全不同于大陆,并非唱功出色就会受到力捧,虽然张蔷最后回到大陆,但是这段弯路消耗了张蔷最好的年华。

最后,张蔷所能带来知名度的歌曲很多都是翻唱的港台欧美的经典歌曲,在上个世纪80年代相对比较闭塞,张蔷这样的翻唱能够给她带来知名度,但是随着版权意识的加强,张蔷自身原创歌曲能力的减弱,张蔷能够给大家带来的好作品就屈指可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