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季《披荆斩棘的哥哥》,来得有点快,也来得有点普通。从上线到现在已经一周多,播放数据跟上一季比可以说是差距不小。
上一季在第一期播出后,立刻就有了出圈的舞台。无数人跟着李承铉一起在《天上飞》,一飞就飞了好几个月;
大湾区哥哥们也是从首播开始就有超高的讨论度,几人之间的化学反应是非常自然的有趣。
不管是舞台还是选手,目前为止在新一季的 " 披哥 " 里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出圈;甚至关于选手们的讨论,也没有太有趣能引起所有观众共鸣的地方。
看了这一期 " 披哥 " 后最大的感慨是 …… 怎么节目里的内娱后生代,能打的一个都没有啊?我也不想一直怀旧,但对比之下,童年偶像们真的就比现在的年轻艺人卷很多啊!
——我是第二季的分割线——
" 浪姐 3" 结束后没多久就来了 " 披哥 2",对比之下,芒果台的偏心显露无疑。
姐姐们的舞台就是一个船头形状,地方小就算了,还没有任何立体空间感,所以舞台想要那种华丽震撼的效果,还得靠姐姐们自己吊威亚。
而这次哥哥的舞台,光看图就能感受到,是跟姐姐们完全不同的纵深感。
舞台是狭长的,中间和一侧各有一个面积很大的主舞台,还设置了二层可开可合的升降舞台。离观众很近,甚至二楼也设置了观众席。
现场观看体验对于打分非常重要,第一季哥哥就由于舞台设置的问题,导致现场观众跟电视用户感受不一样,所以打分会出现偏差。这一季看来是吸取了这个教训,但怎么就不能对姐姐也这么上心呢 ……
浪姐 3 的服化简直是一团糟,美丽又身材好的姐姐们穿的都是啥啊!
再看看这一季哥哥,舞台服装和现场效果都是好看的。
在芒果台的设置里,哥哥们显然并不用披荆斩棘。
初舞台可以用情怀曲目轮番唱,也不用一开始就来对抗赛紧张感拉满。所以在这样的规则制度下,观众对于哥哥们也不会有一种审视评判的视角,而是在让他们自在且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前,只用仰视和欣赏就行了。这也是哥哥们容易圈粉,而姐姐们容易招黑的一个原因之一。
好在这一季的哥哥们,状态也确实不错。
苏有朋、潘玮柏、吴建豪真的很有少年感,而且完全不油腻。
台湾娱乐圈盛产综艺咖,所以每个湾湾男明星都或多或少有些综艺感。嘉宾会自己造笑点,这是真人秀节目颇为难得的部分。
比如潘玮柏,一来就把人笑死。
见面第一句话臭屁地问道:" 有没有看到我的下颌线?" 他为了参加节目月瘦 26 斤。
填写信息时,潘玮柏说自己以前外号叫潘帅,但他直接给写成了 " 潘师 "。
王大陆夸他:" 玮柏你瘦好多噢,一开始我都没认出来!"
潘帅同学:" 没认出来你还叫我玮柏???"
与宝岛哥哥们形成反差的,是大湾区哥哥。他们没有那种游刃有余的松弛感,而是像班里的好学生一样,勤勤恳恳地把这里当一个考核,一板一眼非常自律。
温兆伦说,他来之前专门买了一个记事本用来记别人的名字,因为自己现在记性不好。
看介绍才发现他都 57 岁了,虽然现在保养得还不错,但他当年实在是太帅太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