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恋情的视频中,杨槠策推着余秀华荡秋千
记者问杨储策有没有想过余秀华作为公众人物要承担更多。
他的第一句回答是:"我没有任何偶像包袱"。
第二句是,"她就是个普通的女人"。
最后用"爱一个人就要让别人知道,为什么要掖着藏着"结束回答。
他的表达总是大张旗鼓。
但,与其说这是大张旗鼓的爱,不如说这是大张旗鼓地表演爱。
这也不难解释,为何他一边爱余秀华爱得"深沉",一边穿插各种桃色新闻。
当然,她姐也真的见识到了——
为了维持"深情人设"不倒,人真的能扯谎到什么地步。
网络上流传着一位女性贴着他的视频,他说是被别人下套。
5月20日那天,他收到别的女性发的暧昧红包。
杨储策辩解说那是他的恩人,5月20日是世界蜂蜜日。
余秀华是他的爱人,更是他表演爱人的工具。
既然是"工具",诉诸暴力也不足为奇。
私底下,他抽了余秀华上百个巴掌。
公开场合,他在吵架时开启直播,镜头对准披头散发的余秀华。
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暴力,他占了个全,但丝毫不觉得哪里有问题。
他把离婚证竖在胸前,提醒记者——
因为两人没结婚,所以自己不是家暴,而是打人。
打人是有错。
但他辩称打人的原因并非在于自己。
但他自认打人有分寸、知轻重。
深情的爱人的皮囊之下,是一个绝望的文盲,也是一个沾沾自喜的法盲。
杨储策说没有打过除了余秀华以外的女人,这一点很快在他的女儿那里被推翻。
女儿说,做错事爸爸会打她,"打得要死",大腿上的伤疤就是爸爸打的。
他完美继承了父亲暴怒的性格,这本是他最厌恶的一点。
他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很是满意。跟孩子说话充满"文气",督促女儿写作业时说"让你的文字去跳舞"。
杨储策自认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所以孩子的错都被他归因于前妻:
"我最讨厌不说话的孩子,遗传她的母亲。"
前妻的学历低也成了错,"有这样的妈妈是一种耻辱"。
殊不知女儿的沉默和他喜怒无常的性格不无关系。
杨储策习惯性把问题一揽子抛给别人,因而需要改变的也永远都是别人。
何况他认为,"女人是家里的风水,教育不好会毁别人三代"。
因而,保守的前妻需要变大胆,大胆的余秀华需要变规矩;
沉默的女儿需要变阳光,外放的余秀华需要"收口、收心、收言"。
男性在家庭中则"要有大局观,关键时候拿出决策"。
但他的大局观让人不敢苟同。
"主动贴上他"的那位女性遭受网络暴力,他搞了一场既是拒绝网络暴力,也是为余秀华着想的"行为艺术"——
直播连续自扇巴掌174下。
毕竟他认为,网路暴力全怪余秀华。
行为艺术是品味,拒绝暴力是价值观,为余秀华着想是念旧情,一箭三雕。
但开直播大骂余秀华的是他,说打余秀华不后悔的也是他,说别人硬贴的也是他。
而这次自扇巴掌的直播留下了什么呢?
除了杨槠策肿起来的脸和生疼的骨头以外,什么都没有。
但杨槠策沉浸在他一手策划的行为艺术中,感动不已。
杨储策永远沉浸在自己给自己编织的梦境中。
他自认是成功男性,张口人情世故,闭口待人接物。
但被问起乡村振兴,他没有规划,只有情怀。
杨槠策接受采访说,要还原一个真实的杨储策。
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的确为我们展示出一个更加立体的杨储策。
他的故事,有励志、有成就,但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