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环行星球,作者小米桶
文 / 小米桶
图文:审稿 - 辜汉膺、制作 -8
音频:讲述者 - 小米桶、制作 - 赛安
封面图:三立新聞
今年上半年有一则新闻,随机采访了台湾省松山机场的一个通讯女兵的日常训练,但镜头中那个留着妹妹头,说着一口娃娃音的小女兵,让无数人心头一颤,觉得她是不是走错了片场。
啊啊啊啊!嗲嗲的口音搭配全副的炮兵武装,这爆表的反差萌,做通讯兵能让人集中精力在 " 连长 " 的指令上吗?当炮兵的女汉子可以这样打开吗?
▾
让我们先卖个关子,看看娃娃音在台湾省有没有市场。
在台湾省的聊天网站中,常有天生娃娃音的女孩子来讲述自己的生活。绝大多数都是表达困扰,觉得自己因为先天稚嫩的声线,一开口就吃尽苦头。
来源:Dcard
天生娃娃音的女生,时常因为被怀疑是 " 装可爱 " 而被嫌弃。接电话时也被质疑是 " 小孩子恶作剧,叫大人来讲话 "。社交时常被怀疑 " 是想勾引谁吗 ",而扣上 " 幼稚、不可靠、没诚意 " 的帽子。
YouTube@噪咖 EBCbuzz
男生对此的评价则是相当两极化,爱嗲的很爱,恶心的则是当场打开静音模式。女生么,很多根本就是 " 听到拳头就硬了 "。
因此当这位娃娃音女兵的故事在台湾省传开,很多的评论都是认为这样的新闻播报显得非常不认真,应该要找一个能好好讲话的人来关注。
台湾的 " 花木兰 "
事实证明,自古以来女生就从未缺席过各种征战。无奈我们的社会还是总以男性为中心,女性就算是参军,过去长期也处于辅助的作用。
在台湾省,过去比较知名的女兵团队,有 " 木兰队 " 和 " 艺工队 " 两个团体。
左一,一甲子前的 " 木兰队 " 在行军,
现在偶尔会邀请当年的女兵重新走 " 木兰步 "
" 木兰队 " 是由军中负责文职、医疗等女兵集中组织起来,参加正步分列式的称号。那时的女兵们,戴着蓝色卷檐帽,穿着统一的蓝色制服搭配白色紧身短裙,肩背白色小包包,戴着白手套,左手一致扣在包上,足踏半高跟鞋。
为了配合这一身木兰戎装,还特地发明了一种步伐较小的小碎步行进,叫做 " 木兰步 ",为赶上速度,每分钟要走 144 步。木兰女兵们十个组成一排,迈着轻盈的 " 木兰步 ",步伐快而一致,长期以来都是军中 " 娇点 "。直到 1991 年,台湾省不再举办任何阅兵,随后又废除踢正步," 木兰女兵 " 的形象就此变成历史。
其次是 " 艺工队 ",主要工作是通过唱歌跳舞等表演来慰劳士兵。要说女兵,艺工队最优,因此得名 " 军中情人 "。
艺工队平时兼顾训练与巡演,大部分都是出身于舞蹈科系,退伍后,也可借着艺工经验进入演艺界,不乏日后大红大紫的成功者。
" 艺工队 " 曾是不少艺人的摇篮
图:TVBS
然而,由于艺工队近期遭到缩编,各路 " 军中辣妹 " 也因与战斗无关而一路被削减人数,未来活跃的程度也会越来越少。
军中 " 艺工队 " 的仙女们,粉丝们快敲碗吧
图:tvbs、艺工队 FB、三立新聞網
女兵报到
等一下,这个裁撤、那个缩编,导致女兵越来越少?
事实上并没有,只是换了一条跑道。从 1991 年开始,台湾省的社会经过一段转型,那些两蒋时代的传统军中制度逐渐被革除,取而代之引入一些新的观念," 性别平等 " 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两性平等了,女生不再做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