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这个时候再不拉一把
还要坚壁清野
那他不就失去了做好人的机会了吗
见室友余初晖要去把当保姆的妈妈叫回家,睁着善良的大眼,冲着室友谆谆教诲。
你同情下那些可怜的人行吗?
何悯鸿的心中有一杆对错分明的道德大称,一丝不苟地丈量着他人的行为——
容不得恶,见不得不公,怜爱弱者。
仿佛她自我介绍时引述的诗句。
人远悲天悯人志怀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这些明明是好词儿,怎么到了何悯鸿身上,就能招来骂声?
再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肉叔给大家找到了何悯鸿这个角色的现实原型。
前不久,一位旅游博主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条日常。
他去的是重庆天生三桥景区,上山路很长,景区里有一项服务,花钱坐轿子上山,400 一位,两个人一前一后,背着特制的竹椅上山。
他图新鲜,所以雇了一位大哥上山。
没想到,视频发出之后,何悯鸿一号们窜了出来——
有说这是旧社会遗留的陋习。
有心疼轿夫肩膀的。
还有为轿夫鸣不平,觉得他的尊严遭到践踏。
从轿夫的身体健康,到对方的精神世界,网友无一不在照拂,抚慰。
武汉的 " 糖水爷爷 " 谢永安。
他 17 年如一日的卖糖水、2 元一杯从不涨价,老人小孩可以来他这免费喝水。
图源:长江日报
新闻一报道后,何悯鸿 2 号就位——
他这么大年纪还出来摆摊,肯定是子孙不孝。
上个月,柳州高速广西贵港段发生一起车祸。
一辆雷克萨斯商务车发生事故后车门锁死,导致 3 人被困车内。
过路司机救出 2 人,1 人不幸遇难。
其中一位过路司机拿着手机,记录下了救人现场。
很快,何悯鸿三号出马——
怎么不下车,光指挥不动手(救人)。
乍看,是不是觉得这些何悯鸿没毛病。
体恤他人,尊重老人,见义勇为 ……
可实际呢?
先说何悯鸿本尊。
她站在路人的角度,指责室友不体恤主人家难处。但室友如此激动的原因有二,一是妈妈吃亏,妈妈在主人家做的事比原先约定好的多得多;二是主人家并非当初上门求工时表现得会尊重人。
一气之下,心疼妈妈的室友就爆发了。
再来看何悯鸿一号。
一号们只看到轿夫们的尊严被践踏,看不到同样是卖力气,在景区的收入,比回家种地能挣到的钱更多。
我是本地人,那些叔叔本来就是靠此为生
如果这么喷下去的话,他们一家老小靠什么来吃饭?
看不到他们被腿脚不便又想登山者需要。
我妈妈坐过那轿子
有很多腿脚不便的人,也想游历大好河山
在电瓶车都到不了的地方
幸好有他们
何悯鸿二号指责的卖糖水的老爷爷,其实也说过,自己 " 不图赚钱,大家喝好就好。"
而被何悯鸿三号们骂 " 见死不救 " 的过路司机实际情况是什么?
拍摄是记录现场,喊人是因为仅凭一己之力救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