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观众在观看《苍兰诀》时,都表达了同一种喜爱——"好土我好喜欢"、"好土但是好上头"。
所谓的 " 土 " 说的就是《苍兰诀》在剧作上,还是沿用了过去的老套路,最明显的一个就是" 男女换身 "。
影视创作语境下的 " 套路 ",自带强烈的戏剧冲突,这也解释了创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地使用这种老掉牙的套路,因为屡试不爽——观众还是会买账。
如果把老套路用出新花样,观众更是欣然接受。
男女交换身体已是随处可见的套路,比如《女男变错身》《小姐好辣》《羞羞的铁拳》《我在政府部门的日子》《回来吧大叔》《天国与地狱》……
但古装剧却用得比较少,仙侠剧就更少。
旧套路的重新组合,碰撞出新的观影体验。
戏剧效果和戏剧 " 笑果 ",双重叠加,持续拉满。
" 仙界废柴 " 仙女小兰花,在第一集就跟 " 三界最强 " 月尊东方青苍互换了身体,浅尝了一下大魔头的滋味。
到了 11、12、13 集,小兰花喜提" 霸总三天体验卡 ",当了一回 " 大魔花 ",深度体验了一把月尊的待遇。
但小兰花的废柴属性,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月尊在众目睽睽之下,连剑都举不起来。不喜杀人喜美食,月尊大人竟然连手指都吮吸起来。
观众看到的交换不只角色小兰花和东方青苍,还有演员虞书欣和王鹤棣。
王鹤棣演绎废柴版月尊,就是假装自己的身体里住着一个虞书欣。他走路时刻记得提裙子,小心翼翼、娇羞乖巧。
同样还是王鹤棣那张脸,霸总和小白兔更替出现,强弱切换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萌。
《苍兰诀》彻底把这一概念玩到底,不仅让男女主角换身,还让配角 " 换身 "。
长珩仙君让丹音仙子帮助自己躲避云中君监管,让观众看到了女版长珩。
原版长珩一身正气,不苟言笑,女版长珩活泼开朗,双手托腮敲弹自己的双颊,元气仙女既视感。
藏在皮囊之下的丹音,摸的不是自己的脸,而是心上人的脸,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 磕学家 " 们到底在磕什么?
POST WAVE FILM
曾有人说:"从传播学和社会学角度来看,CP文化反映出了一种群体性孤独。"
客观上,CP文化的衍生滋养了一个社交圈。
磕学家们可以依托于微博超话、豆瓣小组等社交媒体平台找到志同道合的网友,可以从剧情聊到人物,从人物聊到演员本身。
它显然是排解孤独的一种社交手段。
《苍兰诀》豆瓣小组的成员数甚至已经达到了八万多人。
此外,如果打卡弹幕追《苍兰诀》,就能看到一大波网络造梗高手向你涌来。
什么惯 " 兰 " 高手、不留 " 虞棣 "、无 " 妻 " 徒刑、" 嘴 " 强王者、" 强 " 人锁 " 兰 "、" 兰强挖诀机 "……
而《苍兰诀》也许从一开始就紧抓磕学家的磕点,在撒糖这件事上火力全开,比其他仙侠剧生猛太多。
而《苍兰诀》前期糖分严重超标,第一集就亲,之后又 " 亲了好多次 " ——
尽管这样的做法有着后期力不从心的风险,但在一开始还是赚足了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