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磨归折磨。
与王家卫合作的演员,虽个个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但内心也是愿意的。
毕竟,香港电影圈流传着一句话——
拿奖找王家卫,赚钱找刘镇伟。
这还真不是吹。
因为他,张曼玉从只靠脸的 " 张一打 " 晋升为影后。
梁朝伟、刘德华、张学友、张国荣、张晋 ...... 也是如此。
他每拍一部电影,都会捧出几位影帝影后。
" 调教 " 演员的功力,常令人啧啧称奇。
李安曾公开表示。
自己顶多算人才,王家卫才是真正的天才。
时常拿王家卫开涮的王晶,也说自己很佩服王家卫。
就连 " 鬼才导演 " 昆汀 • 塔伦蒂诺,也为他的才华折服。
昆汀在看完《重庆森林》后,直言太喜欢。
甚至亲自拍了一段讲解的视频。
而王家卫的拖沓、苛刻,甚至不近人情,实则是精益求精。
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
之所以自我推翻,是力求完美。
之所以折磨演员,是让他们呈现最极致的状态。
徐皓峰导演,在与王家卫接触之后表示。
" 王家卫其实有很多剧本,只是不会把剧本拿出来给别人看。
因为演员基本上都经过系统的训练来演角色,但王家卫就是不要你演,要你除了表演以外呈现出另外一种东西。"
确实如此。
他想要的,不是演员的预设反应。而是用摄影机捕捉,每一个真实的呈现。
他曾说过,自己很喜欢戈达尔的一句话——
" 电影中第一个梦,也是最后一个梦。"
因此,为了这个梦。
在影片成形前,他甘愿做那个坏人。
哪怕一身臭名背到老;哪怕反复自我推翻,也在所不惜。
这一点,天才都是共通的。
娄烨在拍电影时,从不讲戏。
很少用到剧本。
台词,也不会写得很实,都是写个大概的轮廓。
姜文在拍《阳光灿烂的日子》时。
一场澡堂戏,让夏雨在水龙头底下淋了整整三天。
宁静的一张照片,足足拍了 2 万多张。
才挑选出一张满意的。
斯坦利 · 库布里克也一样。
拍摄《闪灵》时。
为呈现最佳效果,让谢莉 · 杜瓦尔重复下面这个动作,整整 127 遍。
甚至要求全剧组人员孤立谢莉 · 杜瓦尔。
目的只有一个:让她真听真看真感受。
从这一点来看,他们与王家卫是一样的。
都是不极致不登场,不疯魔不成活。
王家卫的 " 怪 ",成就了他的 " 才 "。
因此,我们才得以看到独特的王家卫美学风格。
比如——
诗意化、呓语式的台词。
碎片化的非线性叙述。
抽帧、畸变的视听呈现。
隐秘缠绵、暗涌流动的情感铺陈 ......
这些,都是王家卫穿过狭窄的甬道,一步步从暗夜中独行出来的结果。
从始至终,他只按照自己的舞步走。
不求快,也不求甚解。
只为做一个极致的 " 电影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