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 3》刚在王心凌的 " 爱你 " 洗脑中落幕,《披荆斩棘 2》就开播了。
去年《披荆斩棘 1》留下的许多梗,现在都记忆犹新。
最爆火的莫过于是以陈小春为首的 " 大湾区哥哥 ",紧接着就是张晋的 "All in"、狗哥在赵文卓面前转身变小弟的 " 街道办事 hood"。
大概节目组也是意识到把港台艺人都搬上来的出圈效果有多猛烈。
这季集结的哥哥不仅有杜德伟、温兆伦、张震岳、苏有朋、任贤齐、林峰、吴卓羲,也有内地人气较高的郑钧、阿信、马頔、仁科。
亲友团连王菲、张学友,甚至是梁朝伟搬出来了。
比起隔壁浪姐的拼死拼活,哥哥们越佛越躺平越被迫营业,观众就越喜欢看。
" 性别换一下,这不得被骂死?"
" 男明星光明正大摆烂,毕竟再烂都有资源 "
" 男明星真好,摆烂都可以把钱挣,本质上还是对男明星更包容 "
" 女生都是拼命三娘,而男生只用挥挥手躺着摆烂 "
去年问陈小春为什么参加,他说娱乐事业是太太安排的。
这一次,节目组还给郑钧充当了一回 " 居委会 "。
众所周知,这节目开篇回忆杀必定逃脱不了,毕竟是一大流量密码。
但与此同时,把过去一群童年回忆的大顶流聚在一起,除了回忆杀,后续这节目还有什么值得观众继续看?国综又有什么出路?
" 躺平的男明星,反倒被捧了?"
想起《披荆斩棘 1》,李承铉一首暗黑风的《天上飞》被全网刷屏。
当时就吸引了不少观众前去围观披荆斩棘的哥哥到底有什么魅力,不可置疑,第一季确实给大家带来了惊喜和余温。
用郑钧的话来说,演员的世界、唱跳的世界对独立音乐人来说就是相对的陌生。
所以以郑钧为首的" 表面功夫乐队 "也就成立起来了。
初舞台之前节目组设置火力值规则让大家赢福袋。
节目组本意就是想让大家争,结果马頔给了一个共赢的 800 预期最终结论,让大家都拿到第一,也就没有名次之分。
" 表面功夫乐队 " 就是名副其实的反 " 卷 " 大师队。
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的态度都是 " 爱谁谁 ",例如郑钧的精致中略带敷衍。
初舞台上,郑钧唱《私奔》,阿信《死了都要爱》,马頔《南山南》,郝云《活着》,每一首都是他们的经典之作。
于是有了一分半的歌,排练 3 分钟,休息 5 分钟然后回宿舍的名场面。
也正是因为这股反卷的捣蛋劲,反而引起了观众的喜爱。
对比隔壁浪姐,是不断被评判的严苛赛制,而这届的哥哥仿佛只需要呆在自己的舒适圈,用情怀玩玩就过去了。
有人说自己就爱看这种被迫营业的佛系和摆烂:
" 终于不内卷了,太逗了 "
" 好躺平,好表面功夫,好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