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各种各样的情节争议。
如,手机电量能支撑这么久?
塔顶真的可以用来充电?充电时间有那么快?
无人机飞去餐厅,为什么要飞这么低,找撞?
扔鞋子,为什么不绑好鞋带?
等等……
当然,这些质疑,有的可以解释。
有的也属于电影中难免的穿帮。
就拿鞋带这个事。
其实她们扔的时候,可以看到是绑好的。
结果镜头一切,鞋带突然松开了。
类似这种镜头穿帮,还有一些。
比如女主摔下去的时候,包掉落的方向要朝外一点。
根本不可能落在锅盖上。
换个角度一看,背包居然稳稳落在上面了。
这是一个镜头哦。
让我们连起来看一遍。
当然,除了这些穿帮疏漏。
剧情上的bug,鱼叔倒觉得不是很重要。
在看这类电影时,作为观众的我们往往都处在上帝视角,所以能很快给出最冷静、合理的判断。
但主角不是。
在危机时刻,容易犯错十分正常。
只是观众都下意识希望主角都能特别理智、聪明,是个完美主角。
就像有人直接评价,两位主角就是「作死」一样。
如果不去爬塔,就什么事都没有。
这样的观点,无疑直接否定了她们所有的行动,也否定了这部电影。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会片面地断言:
「极限运动等于作死」
之前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徒手攀岩》上映时,也曾引起一些争议。
亚历克斯只是无数热衷极限运动的人中的一员。
十多年他来热衷于徒手攀岩,并将攀登酋长岩定为自己的「终身目标」。
「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死去,徒手攀岩只不过是让那一天来得更快而已。」
有人不解,认为他这是玩命。
不仅是对自己生命不负责,更是对身边人的不负责。
豆瓣上《徒手攀岩》底下的评论
但是,在亚历克斯眼里,徒手攀岩不过是自己生命的重要一部分。
他由衷地热爱这项运动,笃定这番热爱能让自己更幸福。
所以在面对质疑时,他总能坦然地面对。
因为只有在徒手攀岩中,他才能体会到那份独一无二的快乐。
放在本片中,原本就设定为攀岩爱好者的两位主角自然也是相似的观念。
只不过,惊悚片不同于纪录片。
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不可能完全还原现实中的专业攀岩者。
因此,除了剧情上的bug。
本片的专业性,也遭到不少诟病。
有不少专业攀岩人士批评,两人完全不是攀岩爱好者的身型。
随便找出真正攀岩爱好者的照片,对比一目了然。
Laura Rog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