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前期勘查十分不到位。
直到爬塔前一天,居然连塔在哪里都不知道。
这么点时间,更别说对塔体状况做安全评估了。
另外,也有人对塔本身是否合理提出质疑。
这种细长高的塔是否真的存在?只靠三根钢索能支撑的住?
其实在现实中就有原型。
在美国北科达塔州特雷尔县,就有一座KVLY电视塔。
高628.8米,塔中有升降机,至今仍在运作。
而且,现实中也真的有人像电影中两位女主一样去爬这种电视塔。
油管上就有一段攀爬高475米电视塔的视频,近200万人看过。
攀爬者不带任何安全设备,身着常服。
看到他们这段视频,只让人感到双腿发抖,脚底发麻。
看过后就会发现,现实中的塔比电影中更夸张。
他们最终到达的平台,比电影里的还要小。
极其窄小的三角形区域,只能勉强站起坐下。
值得一提的是,该作者也提到,自己在攀爬前,需要做许多准备。
他们前后花了3个月的时间来进行稳定研究和训练。
并且通过勘验,确定塔可以安全攀爬,自己能够攀爬。
这么一对比,电影里的诸多行为自然显得过于儿戏。
大意:三个月的训练和考察,最终上去花了2.5小时,下来1.5小时
总而言之,你不必对《坠落》这部小成本电影,太过较真。
它能够在如此简单的框架和制作下,营造出极致的「高空恐惧」。
仅这一点,就已经十分出色了。
当然,生存惊悚类电影,并非只有这一部。
过去曾有不少电影,在小成本下,完成了惊人的创意。
比如《鲨滩》。
大部分时间,几乎就是主角独角戏。
鲨鱼露面不多,但它带来的恐惧感却贯穿全片。
短小精悍的篇幅,让海洋成为大家的恐惧。
再比如《127小时》。
独行野外,右臂被巨石压住五天五夜,最终不得不断臂求生。
主要聚焦的是,困于荒野的孤独,和求助无门的恐惧。
还有《活埋》。
主角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埋了,求救无门。
密闭的棺材,微弱的火光,没电的手机。
堪称密室恐惧症人群的噩梦。
这类题材的电影,大多都不够完美。
但,作为一部简单且低成本的惊悚片。
它们无疑都是成功的。
单一的空间、简单的故事、纯粹的刺激。
为的就是给观众带来最原始的恐惧。
而对于所有低成本电影的创作者来说,这也是个很好的典范。
因为《坠落》这类片子的成功,可以很好地拓宽思路。
或许,在投资有限的情况下,电影不用太多太大的野心。
只需专注一点,做到极致。
这,便是一种成功。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