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谢明宏
编辑 | 李春晖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王心凌上《浪姐》的盛况,在苏有朋身上是无法复制的。
就连苏有朋本人都清楚。队友建议他一公弄古装回忆杀,他婉拒道:" 情怀只能搞一次,接二连三观众会烦。"《披荆斩棘》(其实是《批哥 2》,但名字去掉了 " 的哥哥 ")却不愿明白这个道理。
个人首秀的时候,# 苏有朋会是下一个王心凌吗 # 的微博热搜映入眼帘,硬糖君第一反应就是完犊子了。
两人的情况太不同。王心凌是真在大众视野消失很久,苏有朋却在各大节目充当导师——没有离开的人,是无从谈归来与情怀的。
这种问题也不应该问网友。还不如当初王心凌团队直接宣称 # 为什么王心凌突然又火了 #,能勾人好奇。若是苏有朋的团队这么问(大概率人家不会),显得很蠢。节目组这么问,显得很没底。
事实证明,《披荆斩棘》在完成第一季给哥哥们 " 去油 " 的伟业后,对后续的制作方向反而变得有些迷茫。押宝在苏有朋身上,但是与 " 王心凌男孩 " 相对的 " 苏有朋女孩 " 却没出现。反而是郑钧那组摇滚老炮,自在洒脱的感觉相对出圈。况且今年市场上确实缺少乐队、摇滚内容,可惜节目也没找到宣传突破口。
牛吃南瓜,无从下口。三十多份 " 中男 " 食材已经摆上灶台,《披荆斩棘》却在烹饪上不得其法。结果就是,已经被第一季熬出味道的陈小春等四位老队员,没法提供新鲜感;资历够深的温兆伦、杜德伟,找不到获取宠爱的法门;林峯和吴卓羲,没有提供观众想象中的《大唐双龙传》友情套餐;朱嘉琦、方逸伦等哥哥缺乏大众认知,也没能在节目里释放亮点……
滚烫人生,披荆斩棘。热度难续,唯余凉凉。平心而论,这季 " 哥哥 " 的选曲、舞台比 " 姐姐 " 还强上不少,失去了话题性,究竟谁之过?
押错宝,失爆点
其实,这届哥哥的选人并不差,有的甚至颇有偏门话题性。比如黄义达上《康熙来了》,自爆因外形被误会是 T。小 S 笑岔气:" 人家不说你是 Gay, 说你是 T,直接归到女生那一类。"
在减肥和长发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的尹正,也因为黄义达被大家拿出来调侃。尹正看着黄义达说:" 对对对,这就是我想要的那种感觉。" 可理想和现实差距好大,黄义达就是让人心动的帅 T,而尹正是憔悴大姨。
还有泰版《浪漫满屋》的男主 Mike,这么大咖位的东南亚男菩萨,居然被节目组整成了《汉语桥》的普通留学生即视感。本来语言不通,来个队友教学会是不错的故事线。可节目只弄了黄义达给 Mike 道歉,结果人家说:" 没关系,大部分时间都听不懂。"
至于温兆伦和杜德伟这两位 60 后哥哥,来《披荆斩棘》的热度还不如学江华在抖音直播嘞。相比上一季陈小春拥有 98 版《鹿鼎记》这样的回忆杀神剧,温兆伦其实也有两个方向的点可以营销,一是他在 1989 年《义不容情》时的神颜,二是他 2003 年和郭羡妮合作的《牛郎织女》。结果人气一直倒数,营造了 80 后观众 " 死光 " 了的错觉。
杜德伟个人首秀选了 92 年自己专辑里的《拯救地球》,跳得呼哧带喘成绩还不好。一公的时候灵光一现,在《红云袍》的 X-part 里融入了剧集代表作《第 8 号当铺》,现场反响就热烈多了。其实短视频上一直讨论他的点,就是该剧里的 " 韩诺 "。不过这也只能算是杜老师的自救,节目根本没挖到他容易出圈的地方。
最让硬糖君痛心疾首的,还是吴卓羲和林峯的友情(CP)。本以为这次大湾区的 " 情和义,值千金 " 会像陈小春的 " 古惑仔 " 一样出圈,结果太塑料了。吴卓羲可能被《乐队的夏天》PUA 太严重,满心满眼都只有一个仁科。虽然仁科也很有趣啦,但三个人的友谊毕竟太拥挤了。
与之相对的,湾湾艺人们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亲密无间。张震岳、信、王大陆、吴克群、潘玮柏就这么被打散分进每个组,不能说没特色,但少了些集群的滤镜。
还有任贤齐,光宣传《伤心太平洋》这样的回忆杀略显单薄。我们这一代观众最好奇的其实是,他当年是抱着怎样的心情、使出怎样的手段,把杨过、楚留香、令狐冲这样的帅哥角色全演一遍的?放现在绝对要被喷 " 古装普男 ",那会儿台剧究竟是个什么市场环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