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很有上进心。
一边在娱乐圈里打拼,一边报名读了长江商学院传媒管理专业,爬上知识的高峰。
据说,就是在商学院结识了地产大亨冯伦,冯伦又将她介绍给了王石,开始了这段情缘。
和王石怎么样开始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这段恋情,她有了更多的机会走到大众面前去展现她的优秀。
比如,她之前还是一个小演员,后来她就能以制片人的身份出席《中国合伙人》首映会 。
比如,她还能在《智族 GQ》杂志上开专栏。
文笔很好?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写什么。
她写《我的男闺蜜 你不知道的陈可辛》,文章里说自己和陈可辛绝交三次,陈可辛回头向她示好求和,邀请她游泳。她还亲切称呼吴君如为君如。
可惜后来,小两口没怎么给她面子。
陈可辛那边否认闺蜜说,吴君如直接发微博说不用理会闺蜜或龟蜜。
田朴珺不以为意。
她又写《75 岁创业的褚时健》,大讲褚时健创业的不易,并 po 上自己和褚时健的亲密合影。
后来褚时健也没给她面子。
回应说和王石的一次私人会面,没想到被写成文章,和田朴珺合影非他所愿,是给王石面子。
你看,连续被打脸两次,田朴珺有气馁吗?
不会。
那都是小 case。
田朴珺一路从演员做到制片人再到专栏作家,格局大的很,丝毫不在意有没有被打脸,她在乎的是自己的表达。
田朴珺除了给杂志写专栏之外,她还喜欢写书。
写什么呢?
比如有一本叫《习惯就好》,讲独立、偏见和成长。因为坦白野心 + 执行力,豆瓣评分 6.4,不算差。
后来,她又写《那些钱解决不了的事》,评分变成 4.7,差评不少。
为啥呢?
看目录你就知道了。
她用大量的篇幅去讲餐桌礼仪,怎么拿刀叉,意面怎么吃,宴会怎么着装,少换现金,不吃罐头,不要吝啬小费。
这是 21 世纪,21 世纪哎,竟然能看到八九十年代的东西,大众自然诧异。
网络世界如此发达,世界早已扁平化,舶来品不是什么高级的词,和洋货一样的意思。吃个西餐而已,牛排只要能切开,难道还要专门买一本书去学?
田朴珺这本书像极了刘姥姥去了趟大观园,回来就大讲特讲她的所见所闻。
可大家活得好好的,要看也是看专业视频博主,并不买账。
当然,从这本书里可以窥见田朴珺此生的梦想,就是她对于【贵族】的执著。
早期的时候,田朴珺就写了一篇文章《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
什么是贵族呢?
她描写的很详细。
得有哈利波特一样的老房子。
还要有仪式感。
即便拒绝你的邀约,也会给你回复一封客客气气的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