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流浪地球 2》出预告。
全片的旁白,是一个苍老、沙哑的声音。
有网友评论:" 不看字幕,真听不清说了什么。"
更狠的话说:" 建议还是使用配音。"
念这段旁白的演员,叫李雪健。
相信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曾通过不同的角色认识他。
90 年代有焦裕禄、宋大成,有秦始皇、有宋江。
千禧年后有冯敬尧、杨善洲、杨昌济。
他是公认的专业、敬业。
可忽然之间,台词功力退步成如此,为什么?
难道是年纪大了,廉颇饭否?
其实是因为病。
李雪健在 2000 年得了鼻咽癌,喉管手术后嗓音大不如前,近两年尤为严重。
偏生这是个打不死的老头。
生理上的缺陷,他努力克服。
发音不够清晰,就用情感、用技巧去弥补。
以至于质疑的声音以外,更多的是赞赏。
有的说:" 这个声音莫名有质感。"
还有科普的说:" 受过伤的嗓子反而更配这个坚毅的角色。"
确实。
虽然发音模糊,但这段旁白,一字一句,情感充沛。透着一股奋发的力量。
是角色的不屈。
也是演员的不认输。
二十年病痛缠身,听力下降,口齿不清。
还在坚持演戏。
李雪健,图什么?
李雪健是看过世界黑暗的人。
他是山东农户出身,11 岁随家人到贵州生活。因时代原因,父亲受尽迫害,童年备受折磨。
" 谁可以打我们,莫名其妙就打,没有原因的。"
那时候,宣传部偶尔有下乡演出,人人争着去看,他们一家人因身份无法入场,只能巴巴在远处张望。
见那些演员进出得体,备受尊重。
受尽白眼的李雪健暗想:
" 原来当演员就能受尊敬,让父母骄傲。"
正巧学校宣传组招人,他去面试。
当时他" 拿着烟斗,唱山东柳琴,就被录取了。"
从此,他在宣传部一干多年。
演样板戏、翻跟斗、唱小品。怎么逗乐怎么来。
后来他在云南当文艺兵,演舞台剧《白毛女》。
因 " 穆仁智 " 一角有了点名气,被借调到北京二炮话剧队。
本以为今后便是康庄大道。
哪知道还没干满一年,上头便发话,让他走人。
此时回去,那真是 " 无颜见山东父老。"
正巧空政文工团在招兵,柳暗花明。
李雪健花费一年刻苦练习,拼尽全力,争取这个机会。
最后考官都忍不住叹:" 这小子当不了演员,也能干舞美,他不惜力。"
后来进了空政。
李雪健反而更焦虑了。
这里藏龙卧虎。
个个是角儿。
论身形、样貌。他毫无优势。
于是。
舞台上的活儿,他抢着上,十个演出,参与八个。
" 除了不会乐器,什么都干,演乐器,我还能敲响铃。"
舞台下的活儿,他也抢着干。
大清早就起床打扫卫生,为了不让别人抢先,笤帚还要提前藏起来。
给人抬米、跑腿、洗衣。
部队里都知道 " 好人李雪健 ",年年评嘉奖。
表演上,他不含糊,跑龙套也要卷。
新兵都从小反派起步,入门的角色是 " 匪兵乙 "。
为了吸引观众,他在脸上沾了个大痦子。
后来从匪兵乙到匪兵甲,等演到班长才有一句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