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替身转正了。
对此,李雪健说:
" 我的脚落在北京了,可以干专业演员了。"
或许是来之不易,李雪健很珍惜每一次演出的机会。
有的人演戏是折磨观众。
有的人是折磨剧组。
李雪健演戏,那是折磨自己。
演《焦裕禄》时,徐俊雅(焦裕禄的妻子)不认可他,嫌他又白又胖。
他拼命减肥,每天只喝白菜汤、吃红薯干。
白天在盐碱地晒太阳,
晚上在田野里除杂草。
等徐俊雅再见到他,惊道:" 孩子,演戏是小事,你可千万别把身体折腾坏了。"
他对待戏就像雕刻艺术品一样。
秉持着极致的完美主义。
每一场戏都要花几天几夜来琢磨。
大到神态姿势。
小到眼神微笑。
无一不精准演绎。
演宋江。
一个塌腰撅屁股的跪姿,就让人骂了好几年。
说他把一个 " 投降派 " 的奴性都演出来了。
可恨。
但他同时还演出了宋江的阴狠、病态。
招安大会上一个眼神。
那叫人不寒而栗。
以至于观众至今还在争论。
李雪健演的宋江,是谋略智勇的枭雄,还是胆怯愚忠的狗熊?
这些顶级表演的背后,都是演员不计成本的付出。
2000 年,李雪健确诊鼻咽癌,医生安排他住院。
他第一反应是拒绝,说要回剧组拍戏。
妻子于海丹气得大骂:" 拍戏,拍戏,比你的命还重要吗?"
李雪健却说:" 这部剧已经投资了很多钱,如果因为我而停拍,对人家是一个伤害 "
于是,《中国轨道》拍摄期间,李雪健上午去医院化疗,下午到剧组拍戏。
镜头前,是神采奕奕的航空司令。
镜头后,是饱受折磨的瘦弱病人。
拍最后一场演说戏时,李雪健说话已经有些困难。
但一到镜头前,又像打了鸡血一样。
大段台词,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底气充足。
一个字,一个标点,都没失去水准。
制片人伍献军忍不住惊叹:" 雪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奉献,什么是人格的力量。"
就是这样一个人,既努力又优秀。
还不贪功,不逐利。
《焦裕禄》得奖。
他说:" 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欲禄收了,名和利都让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渴望》火了,上头问摄制组的人要什么奖励。
李雪健只要了一套《渴望》的磁带。
有人问他:" 你怎么不要钱?不想挣钱吗?"
他说:
" 我不是不想挣钱,我也挣钱,但是我不挣不应该属于我的钱。
我出多少力,挣多少钱,心里踏实。心里踏实,才能去干我喜欢干的事情。"
如此人品,当得起 " 德高望重 " 四个字。
有人曾问李雪健,想成为怎么样的演员。
他提起年轻时的一个偶像。
叫曹景阳,是当年话剧界的风云人物。
有一天演出结束后,曹景阳来探班。
走时,李雪健追出去,见到曹景阳和爱人坐在远处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