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易烊千玺说平时用手机打字太多,自罚一百遍。
娱乐圈里,总能长江后浪推前浪,从前的事成为过往,新的替补依次到来。
王子异当店长时,"鸡翅"给写成↓
杨超越"修仙录"三个字,她写错两个。
过年的"福",也写错了。
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任你不得不服输"。
火箭少女还组团来干。
孟美岐把"魅力"写成"魏力"。
"纯甄"的"甄"写成我打不出来的字。
让人想到了好姐妹。
不是字的问题,而是问吴宣仪8*7等于多少,她需要向场外求助。
啊,一声叹息。
不过,手写字要说起来,写错了其实能理解,毕竟现在的人用手机多,字认识,提笔可能就忘了。
但我无法理解的是,读总不应该读错吧?
读错了,不就代表那字都不认识了吗?
杨幂和张紫宁一样,曾把"莘莘学子"念成"辛辛学子"。
马嘉祺的粉丝会大批量复制粘贴,没有人发现"芊芊学子"的错误。
于正这个文化人也打错字。
"羸弱"打成"赢弱"
"偌大"打成"诺大"
拼音都不一样,怎么错的?
再往后看,留给我深刻印象的是黄子韬。
他发微博说第一次遇到这个单词,学会了也没有想要用的冲动。
我以为是个很冷门的词。
结果是:聒噪。
黄子韬:别打些小众词考验我。
我↓
但想想黄子韬上综艺时,连维嘉说的"瓶颈"都不懂,我只能默认他的文化水平停留在小学三年级。
再往久远了看,圈内太多明星都中过招。
比如老戏骨陈道明,曾把否(pi)极泰来念成否(fou)极泰来;也曾在《康熙王朝》里,把"恃才傲物"的"恃(shi)"念成"chi"。
看在陈道明这一手的好字,就算啦算啦。
朱一龙也曾和洪晃的对谈中,把"纨绔子弟"读成"kuakua子弟"。
错了就错了,最怕粉丝挽尊。
粉丝解释,这是朱一龙特意放的小彩蛋,是他为了节省采访时间,缩略的读法。
同样四个字,读出来时间都不一样?
是"纨绔子弟"四个字烫嘴吗?
于是,因为粉丝的加持,新的成语出来了,"夸夸子弟"指"夸夸其谈的纨绔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