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四任院长任鸣因病去世。任鸣是冯远征 37 年的朋友,35 年的同事,也是合作最多的拍档。对于任鸣的离世,冯远征痛心道,自己失去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冯远征和任鸣有着共同的志向,就是一辈子专注做一件事。" 任鸣说他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导演话剧。我说我这辈子也只为了一件事,就是做演员,做成演员之后一直在努力寻找好作品。"
冯远征和任鸣
" 希望青年人尽快成长 "
这些年,冯远征为了人艺放弃了很多外面的机会。尤其是担任演员队队长、副院长之后,他牵头制定了 13 个管理规章制度,涉及演员、后台管理、纪律、外签合同等方方面面。2016 年,他制定了 " 青年演员培训计划 ",推出经典剧本阅读活动,开办人艺表演大师课,请专家讲公共关系、昆曲等,组织外出体验生活;2019 年又重启已经停了三十多年的 " 北京人艺表演学员培训班 ",他亲自带着北京人艺的演员、导演们一起当老师,带着青年演员们从基本功开始一起练习," 我希望青年人尽快成长起来,擎起人艺的大旗 "。
北京人艺表演学员培训班结业典礼合影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北京市政协委员,冯远征这两年的提案关注的是国家艺术基金的使用和着重培养专业化戏剧教师队伍。他在全国两会上大声疾呼:" 实现文化强国需要人才辈出,年轻一代的成长需要大力给他们空间,给他们机会。对于年轻人,让他们多创新、出精品。"他说," 让每一位年轻的文艺工作者都成为德艺双馨的好演员、好工作者。德艺双馨就是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冯远征同时还要在人艺导演和主演好几部剧目。在《杜甫》中,他作为导演启用了大量新人演员,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还亲自带着演员们在 12 天中读了 24 遍剧本。剧本选取的是杜甫一生中最低谷的时期,冯远征却将其饰演得很可爱。他说:" 我小时候过过苦日子,并不觉得苦,而是苦中作乐。为了生活,必须往前走,杜甫也是一样。"
如今,在北京人艺,冯远征拥有好几个称呼。剧院里的工作人员叫他 " 冯院 ";很多相熟多年的演员管他叫 " 远征 "" 远征哥哥 ";在他导演的戏中担任演职人员的人,管他叫 " 导演 ";年轻演员们管他叫 " 远征老师 ",从 2019 级人艺学员班的十个学员到近几年新招的应届毕业生,冯远征都给他们上过课;而其中特别调皮的几个年轻人,管他叫 " 冯帅帅 "。
今年 8 月底,冯远征在一条网络迅速传播的 " 出圈 " 视频中,和年轻人们探讨了关于 " 山腰青年 " 的概念,给奋斗在人生旅途中的 " 山腰青年 " 们鼓励和理解,他说:" 作为曾经也在山腰上待了很长时间的人,这也是我希望的讲述方式。爬到山腰的人,都很聪明,对人生有自己足够感悟,也都对生活有更高的期许。不需要我再来讲很多大道理。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并不是所有的攀登都需要马不停蹄,你也并不是一定要爬到山巅。给自己一些认可和鼓励,向身旁的山腰青年问一声好,然后在再考虑出发,考虑去哪儿。相信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路。"
" 希望北京人艺产生更多的经典 "
在北京人艺建院 70 周年之际,60 岁的冯远征又要迈向更高的人生山峰,迎接新的重任和挑战。他说," 北京人艺这么多年来始终在做一件事,就是创作与呈现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在提升自己艺术修养同时,把更高艺术水准的作品奉献给观众,并通过作品提升观众审美。"
在北京人艺建院 70 周年学术论坛上,冯远征曾表示:" 北京人艺从建院到现在,一直没有停下探索,并且始终秉持着这一份初心。经典与时代是紧密相连的,北京人艺的《茶馆》《雷雨》等剧目,都诞生在特定的时代,经过时间的检验,在今天仍然能够在舞台产生对当代社会的折射,从而成为了经典。我们也在努力去探索一些好戏,而时间会考验其最终能否成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