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标签的出现,是对过去大多数国产剧默认男性视角的一种 " 纠偏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 " 双男主剧 " 早于 " 双女主剧 ",因为前者同样是倾向于满足女性观众的叙事模式。
而在此之前,观众在理解国产剧时,很少代入性别倾向去思考。比如导演赵宝刚的经典三部曲《奋斗》《男人帮》和《北京青年》,现在看来都是男性群像剧的结构,但在当时很少有人在讨论,这些以男性视角为主导而展开的故事,当中到底牺牲掉了多少女性的心理表达。
国产剧永远只与当下的现实产生勾连,观众理解内容的方式,也与时代背景和整体社会思潮方向有关。就像当时迷恋何书桓的言情剧爱好者,现在已经认清了他的 " 渣男 " 本性一样,当时憧憬《奋斗》里的 " 心碎乌托邦 " 的人,也在如今才能感知到,无论是家境优越、颜值出众但爱男主爱得死去活来的 " 米莱 ",还是爱上同一个男人的 " 杨晓芸 " 和 " 瑶瑶 ",都只不过是男性幻想的戏剧化呈现。
《奋斗》
而当剧集按照性别视角划分后,作为市场公认的观剧主力的女性观众,就拥有了选择的权利,过去在国产剧里以刻板面貌出现的女性角色,也有了变得复杂而丰满的机会——这便是大女主剧及之后的双女主剧 / 女性群像剧风靡的原因之一,女性观众期望在荧幕上看到更多与她们有关的故事。
虽然目前已经播出的女性群像剧各有各的问题,或是太悬浮不接地气,或是仍然在某些方面摆脱不了 " 白马王子 " 的套路,但将目光聚焦在形形色色的都市女性身上的故事,仍然有其价值,比方说开始呈现不再为男人反目、而是真正能够互相扶持的友情,以及不再作为花瓶或是柔弱小白花而存在的职场女性等等。
因此,女性群像剧这一概念的确立和发展,既有《欢乐颂》《三十而已》等热门作品做探路者,又有合适的舆论环境和时代背景。
都市剧的观剧主力向来是女性,这是从肥皂剧时代就存在的规律。用户画像也佐证这一点,2021 年德塔文白皮书显示,都市剧的女性景气占比来到 66.7%,是男性用户的两倍之多。
由于都市剧的受众和主角大都是女性,因此其中的男性角色都是作为女性的心理投射而存在。但很显然,年近四十还在勉力出演高中生的杜淳,《追爱家族》里饰演啃老 " 巨婴 " 的熊梓淇,说着 " 就因为我贪玩就和我离婚 " 的高管靳东 …… 这些都市男性群像剧中的男主角们,无法满足女性观众的任何想象。
另外,随着大量倡议性别平等、反对性别歧视和性别暴力的互联网事件在舆论场上的出现,舆论环境和女性群像剧形成了巧妙的 " 互文 ":一切受当代女性关注的现实话题,都是女性群像剧创作的养分。
而与之相对应的男性群像剧,则不拥有这些土壤。如果说都市女性群像是与当前剧集市场内容规律和受众偏好最契合的类型之一,那么都市男性群像则存在于 " 市场盲区 " 当中——男性不选择都市剧,而女性不选择男性群像。或许,都市 + 男性 + 群像的公式,本就是个伪命题。
请把男性放在丛林里
为什么同样是讲故事,国产剧里的男性与都市生活的适配度却如此之低?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还是要返回到女性群像剧的创作逻辑当中。
以几个女性为主角的都市剧,是一切故事的 " 集大成者 "。在人物设定上,多位女主角意味着能够让更多观众有代入感,每个人独立的事业线和爱情线,以及主角之间的友情,又有充足的发挥空间,比起单一主角、单线程的都市剧,在戏剧冲突的塑造和故事的精彩程度上都更有优势。
当然,这一切故事能成立的前提是,女性一向被认为更擅长情感表达,她们乐于分享自己的日常故事,向朋友倾诉情感困境,在理解感情和处理亲密关系时也更加敏锐。
而男性在荧幕上的情感表达,和他们在社会中被规训的类似,是内敛的、不轻易外露的。这一点从《东八区的先生们》里能窥见端倪,四位从大学至今的好友,每每聚在一起也不过是看球赛、打游戏和喝酒,顶多炫耀一下自己最近又泡到了什么样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