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韩剧在中国火了,但飘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
豆瓣上,一万多人评分 8.4,远远算不上爆款,只能说口碑还不错。
但就连我那平时没啥耐心追剧的朋友,也会在某天丢来一个抖音链接跟我说——
有个离过婚的穷女人,因为闺蜜死后留下 700 亿巨款,一夜变身富婆了。
这个穷女人,是金高银在新剧《小小姐们》饰演的角色吴仁珠。
但对很多通过抖音知道她的人来说,吴仁珠没有名字,只是视频解说里逆天改命的某个女人。
换句话说,《小小姐们》在中国蹿起的这把火,是把 " 无名火 "。
以如上爽感拉满的情节,以如下直戳穷人痛处的台词:
- 你家境很贫困吗
- 什么
- 因为你太会隐忍了
想想也合理。
这部剧以家境贫寒的三姐妹为主角,讲述她们在富人当道的世界里遭受着怎样的不公,以及最终如何以 "girls help girls" 的方式实现阶层跨越。
可谓在当下声浪最为汹涌的社会痛点(贫富悬殊、女性困境)上精准发力。
不仅片段单独拎出来极易引起情绪共振,点开正片,也多半会为它又痛又爽(且密集)的剧情上头。
飘也一样。
但四集过后,理智告诉我更应警惕——
如今有一种现象是,当越来越多底层女性被影视呈现,她们的困境和声音,却从未真正被看见或听见。
不妨先从 " 底层 " 聊起。
剧中三姐妹的出身,在设定上相当底层。
如同它所借鉴的美国小说《小妇人》,父亲缺位,全凭女性撑起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庭。
但不同于《小妇人》中父亲随军参战的不得已、母亲对女儿们殷切的照顾和教育,《小小姐们》的父母画像却是早年经商失败后滥赌成性,自顾自地逍遥快活,导致三姐妹无端背负一身巨债。
我们就算呼吸不动,债务还是持续累计
拍穷,韩国人向来是有些真本事在身上的。
也不得不承认,《小小姐们》在这方面达到了电影水准(毕竟编剧是朴赞郁老搭档郑瑞景,《分手的决心》《小姐》都是她笔下作品)。
剧中很多细节和《寄生虫》相似,用具有生活实感的象征,直白却又不失格调地比喻贫穷。
比如房子。
穷人的房子是逼仄的。
二姐(南志铉 饰)和小妹(朴持厚 饰)共用一间卧室,大姐(金高银 饰)常年睡在母亲卧室的地板上。
不难想象,它还是昏暗潮湿的。
腐烂的食物、受潮的家具,不但吸引着蚂蚁和老鼠光临,也给人附上一层清除不尽的气味。
你可以说那是霉臭味,也可以说那是种不幸的味道。
穷,是一种味道。
与此相对应的,是富人开阔的别墅。
他们有大把阳光和空气,来培养一些穷人无法理解的兴趣,比如种菜,用最新鲜的蔬菜去做一碟精致的辣嫩萝卜。
讽刺的是。
这道重口小菜,是三姐妹口袋拮据时的填饥食物,是刻在她们味觉记忆里的贫穷滋味。
而对富人来说,却只是打发时间的闲情逸致。
穷,是一种习惯。
就好比富人的晚餐,主角永远是人,只有穷人的晚餐,主角才是桌上的饭菜。
也好比当闺蜜(秋瓷炫 饰)留下 700 亿,大姐第一反应不像她做白日梦时所说,去大肆挥霍,去买间宽敞、能看见漂亮风景、冬天洗头不怕冷的公寓。
而是只敢小心翼翼抽出几张钞票,买稍微奢侈点的雪糕都胆战心惊,结账时还条件反射提醒收银员别忘了小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