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坐拥大把财富,她也无法自然地去当一个富人。
明明脚踩全球限量版高跟,面上也强凹出自信,步伐却立马破功,依然暴露出是个穷人。
穷,是一种气质。
它体现在你的冬装外套,体现在你戒不掉的廉价龙舌兰,体现在你被人直视时低下头的动作。
冬天很容易看出一个人贫穷与否
夏天勉强还能穿得跟别人差不多
但冬装太昂贵了
甚至,体现在你对不幸的共情。
那些被称为美德的品质,比如努力、不屈与自立。
在富人眼中,不过只是你自尊受损后,试图掩盖自己难堪的仓皇。
因为,穷,是一种原罪。
对底层女性来说,它更是双重的镣铐。
要想挣脱,貌似只能凭借身上唯一值钱的性资源。
像大姐一样嫁个有钱人;或像大姐闺蜜一样,用美色换取富人私隐,盗取公司秘密资金,妄图借灰色地带抹平出身的沟壑。
但一个被骗一个被杀,无一不是沦为富人把玩的棋子。
看到这,你被刺痛了吗?
可以说《小小姐们》对贫穷的刻画是相当入骨的。
但过度强调穷,却也犯了略走极端的毛病。
频繁去彰显群体对立,更像是创作者需要得到某种 " 真实 "。
而这种 " 真实 ",对刺激观众的情绪阀门,往往是奏效的。
不信你看,在触底的贫穷之后,紧随而来的便是颠覆。
且《小小姐们》颠覆的不止财力,还有人的心性。
剧中反复出现这样一句台词——" 社会底层的人究竟能爬多高呢?"
当你两袋空空的时候,这话或许只是一剂无用的鸡汤。
但当你手握筹码,这话或许就如深渊的藤蔓,能扒开你身上真善美的一面,牵引出潜藏其中的幽暗私欲。
有时这筹码甚至不需要多大。
如剧中母亲,在得知大姐和二姐凑到钱送小妹出国修学后,半夜拿走这笔钱远走高飞。
现在比起身为人母
我更想作为一个人活着
人穷怕了,一旦得到跃升的机会便会死命拽紧,连母女情谊都顾不上。
可想而知,当这筹码是 700 亿时,手握它的人还会是那个善良的小白兔吗?
前文提到闺蜜的死。
在那之后,因为和死者关系亲密,大姐惹上嫌疑。
虽然对外她始终声称是为调查死亡真相,才主动配合公司追踪资金去向。
但一旦我们从头看起就会发现,自从这笔巨款 " 从天而降 " 到她身边,乃至整个被质疑为共犯的过程里,大姐从未有过一丝坦白的决心。
她配合的姿态,不过是用无辜包装的欺骗罢了。
目的或许一开始就很明确,她想撇清嫌疑,不动声色把巨款吞下。
你或许会说,不对,她动摇过。
的确。
当她循着闺蜜的遗嘱,带着盛开的兰花探访边缘人元尚宇时,是直言过自己的恐惧,并询问对方,是否应该把钱还给公司或者报警。
但请注意,只需元尚宇几句劝言,大姐的神情便重新坚定。
反正那些人都是小偷
你也和那些人一样有资格拥有这笔钱
尤其是这一句—— " 虽然现在很不起眼,然而一旦开花,你就会比任何人更灿烂夺目。"
与其说她是征询对方意见,不如说她在寻找道德支点。
而这个支点,是她潜意识里对自己糟糕人生的总结——
一切的祸根都在于贫穷的出身,而要重获新生,唯一的机会就是现在,从富人手中拿走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