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可能会触及到很多超纲的知识。
请听题:
图中电视机的三道诡异彩光,干什么用的?
A.大爷眼睛差,想预防白内障
B.小孩淘气,用画笔涂上去的
C.黑科技,能让电视变成彩色
D.防尘罩
3。
2。
1。
当然是选C啦!
具体效果参考下图——
别笑。
在没有彩电的时代,这可是最时髦的玩意。
像这样今天看起来匪夷所思,却真实存在过的生活细节,全都被一部片唤醒了。
哦,80年代。
还有那一派方兴未艾、生生不息的景象。
沿着一条宽阔的水道,我们回溯一段特别的历史,鲜活、真实、烟火气。
越看,越发现它是宝藏——
长江
一部四十年前的纪录片,却拿下了豆瓣9.6。
凭啥?
因为比海报画质更感人的,是这部片背后的故事。
1983年,央视诞生了第一个收视神话——
《话说长江》。
时至今日,这仍是收视率最高的国产纪录片,同名主题曲也脍炙人口。
但很少人知道,《话说长江》其实是电视重制版,而《长江》才是一刀不剪的原版。
更少人知道的是。
拍这部片的,是一个日本人。
佐田雅志。
1981年,他带着一首《男子汉宣言》走上了央视的舞台,随后在上海举办了演唱会。
这是日本歌手第一次在中国举办演唱会。
△ 一个娱乐事件,承包了当年所有报纸头版
央视趁热打铁,乘胜追击,给佐田递出了橄榄枝——
不如,咱出钱,你出力,合拍一部长江纪录片?
作为一个中国迷,佐田不仅兴奋应邀,还说服日本电视台搬来最先进的拍摄机器。
当年,央视的预算是8亿日元。
但第一次拍片的佐田,哪里知道要控制预算?
佐田第一次见到长江后,整个惊呆了:
这么美,怎么能用电视胶片拍?!
拿走拿走,给我换成电影胶片。
在那个航拍要用军用直升机的时代,《长江》为我们留下了绝美的俯瞰镜头:
结果,预算超支,合作告吹。
但佐田已经彻底上头——
他带着NHK的顶级制作队伍,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走遍了长江沿岸的重要地标。
今天,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存证。
来,先看看整条长江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第一站,上海。
40年前的上海,南京路上的永安百货,还叫"上海第十百货商店"。
还没有高楼林立,保留着大片红色屋顶的石库门。
这样的魔都,你见过吗?
当年还没广场舞。
但大爷大妈都是练功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