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卿的爱情和婚姻,是原著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面对封建礼教的倾轧,她做出了不同于世俗的叛逆选择。
人物的格局也由此升华。
面对爱情时,她相当有魄力。
婉卿深陷一段特殊的三角恋中。
爱她的两个男主都十分软弱,任由自己的婚姻成为利益交换的工具。
一个不敢撕毁包办婚姻的婚约,背叛婉卿,娶了别人。
另一个男主,婉卿包办婚姻的对象黄和光,则难违父命。
刚开始,还没有见过婉卿的时候。
他本不同意婚事,觉得婚姻会阻碍自己的发展。
但没有正面拒绝,而是选择了消极抵抗。
打算结婚后,立马赶赴日本留学,逃避婚姻。
相比于这两人的懦弱,婉卿是坦坦荡荡的。
洞房花烛夜,她提前听到风声,清楚黄和光不想娶她。
于是,直接跟黄和光摊牌,打算解除婚约。
她的爱是干净利落的,从不自轻自贱。
即便最后,她和黄和光消除芥蒂,自己也同时爱上了这两个男人,但都没洒狗血。
婉卿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清楚自己必须舍弃一个。
从来没有跨越过道德的界限。
面对大义时,她能看清时势。
尽管心有不舍,但还是会鼓励黄和光去外面看一看,参加革命。
同时,也没有陷入空喊口号的革命之中,而是用实际行动做表率。
一次,婉卿准备给革命军捐钱。
可中途却被一个小叫花子挡住了。
而她并没有生气,还给小叫花子解围。
在小叫花子被道德绑架,不该抢捐赠的钱的时候。
婉卿会帮小叫花子说话。
「革命军需要钱,饥饿的孩子也需要钱。」
革命本就是为了人民。
她深知这一点,不仅捐助革命军,也帮助了底层儿童。
婉卿从不随波逐流,她有自己的大局观。
究其原因是,她活得清醒通透,能够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
比如,婚姻。
她清楚,没有爱情的婚姻注定不会幸福。
所以,在处理弟弟的包办婚姻时,她格外宽容。
既包容了弟弟的出轨,又容忍了弟妹的偷情行为。
曾几次抓到弟妹出去见情夫,但都没有声张。
而在出轨曝光,弟妹要被人沉河的时候。
她又选择偷偷放走弟妹,避免悲剧的发生。
在自己的婚姻中,婉卿也能够看清最重要的是两个人的相守。
在和黄和光新婚不久后。
她得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黄和光没有性能力。
就连丈夫都鼓励她另找他人。
可她却有勇气接受,觉得婚姻不是一定要卿卿我我才行。
而这不是婉卿在一味牺牲。
放在那时来看,许多婚姻都是简单粗暴的把两个人捏在一起,没有一点爱情。
所谓的夫妻之实不过是一道冰冷的流程,让人麻木地执行。
而婉卿选择突破这样的界限。
去探索婚姻中除了性欲之外的部分,追求琴瑟和鸣。
「我以为春秋时节,你我二人,游遍名山圣水,看尽炎凉世态。若路见不平,你我拔刀相助。扶危济贫,挥金如土,栽花种草,赋诗饮酒,这可是神仙过的日子。何必一定要倒凤颠鸾,才算鱼水之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