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赶上早上7点半准时播报新闻,鲁豫都是凌晨4点出门,因为天天化着大浓妆,早出晚归,导致门卫大爷一度怀疑鲁豫是做不正当职业。

那几年鲁豫的压力很大,但是成长的速度也很快,但是高强度以及越来越多的频道都做起了“说新闻”节目,鲁豫决定提出了退出《凤凰早班车》。
这么多年的历练,鲁豫已不再满足于做一个新闻主播。
她曾经有一个梦想,做中国的“奥普拉”。
这个机会很快就到来了。
2001年,凤凰卫视为鲁豫打造了个人访谈节目——《鲁豫有约》,正是这档节目让鲁豫成为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虽然现在说起这档节目,总是让人想起鲁豫尬聊的名场面,但节目最初的质量是非常高的。
一开始节目走的是严肃和深度访谈路线,邀请的嘉宾身上也很有故事性,节目打出的slogan是寻访昔日的英雄和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

第一期节目就邀请来了重量级嘉宾内地歌坛一姐毛阿敏,当时的毛阿敏正深陷漏税风波,还遭遇情变。
在访谈过程中,鲁豫没有像其他主持人那么温和,问一些无足轻重的问题,而是紧扣偷税问题开展。
问题犀利而尖锐:第一次是被人坑,怎么第二次还会再犯?

一个问得真诚,一个答得坦率,这档节目获得了一个接近完美的开端。
得益于节目的稀缺性和新颖性,不出意料地开播后就获得了观众的喜爱。
明星们也非常愿意来,在最开始的那几年,娱乐圈的半壁江山都上过这档节目,没有上过的只能说他不够红;此外政商界的名流、体坛名人以及拥有特殊经历的人很多都来过。

鲁豫因此成为了国民度很高的主持人,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多年的鲁豫会因为节目中的一些片段遭受大众的吐槽声。
当时的《鲁豫有约》是采用周播的形式,团队有足够的时间策划,鲁豫也有充分的时间查看资料,挖掘访问对象身上的亮点,问出有价值的问题。
几年后,节目却进行了改版,不再是周播而是采用日播的形式,将观众请进摄影棚,并且进军内地市场。

节目改版,调性也随之改变,显而易见的是受众面更加广泛。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策划时间不足,工作量猛增,鲁豫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查看资料,好在鲁豫本人拥有很强的记忆力,看一遍大纲就能记住大概。
鲁豫本人访谈的原则是上节目前不跟访谈对象见面,出发点是好的,这样更能在节目中与访谈对象碰撞出火花,但它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容易出现“车祸现场”。
有一次周华健上节目,鲁豫问周华健读书时的数学成绩好不好,周华健说不好,鲁豫真就相信了。(数学好不好几乎是鲁豫必问嘉宾的问题)
事实上周华健是台大数学系毕业,数学成绩十分优秀,曾经的职业理想是做数学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