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也许是近期法制剧的天花板了。
一开播,就登顶卫视收视率冠军
法制剧说起来有些笼统。
在很多时候“刑侦剧”“悬疑剧”等等似乎都可以划入这个大类。
之前叫好又叫座的《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等等都属于这个类型。
最近正在热播的《罚罪》其实也在这个范畴。
如果再放得宽一些,那么《扫黑风暴》《破冰行动》等这样的剧也应该在其中。
不过这些剧似乎都一个特点,都是围绕着一个大案,层层推进,抽丝剥茧。
针对的都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是整个大案件,重点大都在刑侦和对抗上。
而《底线》却将更多的焦点集中在了法庭上。
其实今年这样的片子并不少,而且也都算得上是不错。
罗晋和夏雨的《庭外》还有陈星旭主演的《真相》也算是法制剧了。
但认真看下来,还是刑侦部分占多。
所以,如果不算反腐、扫黑、刑侦、悬疑之外,上一部真正的法制剧应该还是2020年于和伟主演的《决胜法庭》。
而这次的《底线》则是一部真正的法制剧。
总体来说,它有三个优点。
首先是不避讳敏感题材,来真的
法制剧离不开案件,但什么样的案件怎么演,尺度应该怎么样,并不那么好把握。
但对《底线》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它的主线就是三起重大的刑事案件,其中还穿插着近40多起案件。
《辱母杀人案》《top高校生弑母案》《帮你拉跳车身亡案》。
光是这些名字,就似乎都能对号入座。
由此可见,该剧的尺度有多大。
那么他们凭什么能拍好这些案件。
先看看幕后的配置。
创作指导是最高检、湖南广播电视局、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监制是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
除此之外还有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长沙县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出版社有限公司等等硬核单位的身影。
总策划是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新闻局副局长李广宇和立案庭庭长钱晓晨。
开播当天,最高人民法院官博直接宣传。
在法制剧里,这个排面足够大。
这样的配置,确保了整个剧作的风格绝对的严谨,但肯定有看头。
有了这些单位就够了吗?
显然不能。
这部戏从2019年开始构思,到2022年杀青,历时3年。
在北上广深等60多家法院调研。
采访了一线工作者200余名。
单就这个工作量和拍摄周期,就足以吊打很多剧了。
02、敏感案件直接剖析
法制戏要好看,案件要精彩,过程要合理、逻辑要严密。
但很多时候,法制剧容易变成刑侦剧和悬疑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