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稿费不多,但是这次的登报给了他很大的鼓舞。
也是从这时起,郭敬明的内心萌生出了强烈的愿望。

凭借着写作上的天赋,郭敬明从任人欺负的小透明,变成了人人崇拜的天才。
面对各大出版社投来地橄榄枝,郭敬明想都没想直接拒绝,毅然决然地进了上海大学。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进了上海大学的郭敬明,内心再次受到了冲击。

03
相比于上海的纸醉金迷,郭敬明的家庭简直可以用“陋室”来形容。
身边同学的衣食住行,用得从来都是最好的。
再加上身边很多学生都是本地人,听不懂的语言和天壤之别的生活,郭敬明刚飘飘然的内心,瞬间被打回原形。

他的内心再一次被苦涩和自卑充斥。
而这种贫富差距上的打击,在他后来的作品里,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时间一晃,来到了2002年年底。
在一场文学活动上,郭敬明第一次体会到了被尊重的感觉。

当时郭敬明正在发呆,突然一个西装笔挺的男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喊了一声“郭老师”。
这是他人生第一次被人喊老师,被小心翼翼地对待。而之前的他,从来都是看别人眼色,对别人喊老师。
这种被人尊敬的感觉,让郭敬明产生了继续交谈的意愿。

在谈话的过程中,郭敬明了解到面前的人叫时祥选,是春风文学社的编辑,他看上了自己的小说《幻城》。
时祥选告诉郭敬明,只要他愿意继续编写《幻城》,那么他一定竭尽全力帮他出书,并且他四年的学费就不用担心了。

一听到有一笔不菲的稿费,郭敬明瞬间提起了兴趣。
经过一个月的缝缝补补,《幻城》成功面世,创下了售卖的新高。
春风文学社也因为这本书赚了上千万。

作为混迹在富二代堆里的人,金钱对于郭敬明来说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看着银行卡里不断上升的数字,他写作的激情也飙到了史无前例的新高。
仅仅一年,他就出版了《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梦里花落知多少》两本书。
刚上大二的他,就登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

虽然赚到了很多钱,但他也同样被金钱左右走上了歪路。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2004年,郭敬明选择辍学专心写作。
他每天在自己的工作室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伴随着他生活的只有码字和咖啡。
虽然日子过得很辛苦,但好在结果令它很满意。

无论是《夏至未至》,还是《悲伤逆流成河》,他所创作的小说,销量都比他预想的高得多。
而它也成了“青春疼痛文学”的代表作者之一。
正所谓跌得越高摔得越惨,彼时的郭敬明有多风光,日后就有多不堪。

04
王朔曾说过:没看过韩寒的东西,只知道80后有个小偷叫郭敬明。
《梦里花落知多少》刚出版几个月,就被人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