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丈夫、皇帝 ……
任凭她貌美如花,在所有人眼中,佟妃也不过是一枝花。
最终还是要投掷到炉中,燃烧自己,为封建王朝添火。
这就是后宫女人们的悲剧,也是紫禁城自己的悲剧。
从男权到女性,从帝王君臣到太后妃子,甚至连太监宫女也逃不过。
剧中贡献金句最多的,是太监吴良辅。
但看透一切的他,最终也死在了他最熟悉的死法里。
这就是宫廷剧的魅力:从一部剧里,看到人性,看到历史。
看到貌美如花,如过眼云烟,也看到鲜花如何被摧残到逐渐凋落。
说到演员,拍这部戏的时候,还都年轻。
邓超 23 岁,大学刚刚毕业,郝蕾 24 岁,杨蓉 21 岁。
但回不去的,又岂止是好演员的年华。
《少年天子》的编剧刘恒,有多部知名作品。
《本命年》《菊豆》《秋菊打官司》《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而《少年天子》的原著,也是拿过茅盾文学奖的重磅文学作品。
刘恒做了保留,较之原著顺治帝的爱情故事,剧集在几位后妃的塑造上,毫不逊色。
但刘恒也为剧集做了新的注入:一是死亡,一是历史。
这部剧没有大尺度的杀伐,没有鲜血满屏人头落地,所有的精髓,都囊括在对话中。
这正是历史的写法:
看似轻描淡写的句子里,藏着最残酷惊心的过去。
刘恒也阐述过自己的创作模式;
" 我不注重悬念,因为我不善于这种手法。我偏重于铺垫的手法,不以粗线条来推进情节,而是用很细密的方式来渲染,调动观众的情绪。它不是情节剧。人物的个性基本是静止的,性格色彩很鲜明,让观众更容易辨认,好为他喜怒哀乐。我想达到的是剥离人物的表面感觉,描写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从人物开始出场到最后,观众老能发现人物性格新的侧面,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悬念吧?"
邓超在采访中谈起这部剧时,感慨:
自己以后再也遇不到那样的电视剧剧本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这也是我们总怀念宫廷剧的理由。
部部都是精品,部部都找不到 " 代餐 "。
我们怀念的,不只是美女如云的颜值,不只是细密的台词。
不只是中气十足怒斥群臣的演技,一气呵成无需剪辑的长镜头。
我们更怀念的是一种自由。
讲述历史,书写历史,多种多样,宜喜宜嗔。
这,才是百花盛开的国产剧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