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学会等待和安排自己,
成功其实不需要太多酒精。
要当英雄不妨先当狗熊,
怕只怕对什么都无动于衷。
河上没有桥还可以等待结冰,
走过漫长的黑夜就是黎明。

她觉得汪国真说得非常有道理。
于是,她默默安排自己的未来,耐心等待那个属于自己的机会。
终于,在高考前夕等待到属于她的机会。
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影影视传媒学院向她递出橄榄枝。
只要通过录取分数线,就可以免费就读编导专业。

为了牢牢把握住这次机会,魏敏芝每天点灯夜读。
她让爸爸给她买回来一个手电筒,等室友睡觉的时候打手电筒学习。
高考前三个月内,魏敏芝用坏了3个手电筒。
魏敏芝高考总分460分,高出艺术线200分。

2004年9月,魏敏芝如愿进入西影影视传媒学院。
进入大学后,她在网上开通博客,向广大网友分享自己的日常。
大二那年,有一家影视公司需要找一名导演来拍摄电视剧《母亲的心愿》。
老师们一致向影视公司推荐了魏敏芝。
魏敏芝不负众望,耗时一年成功完成工作。
此后她还把自己在晚上备战高考的经历拍成电影《夜的童话》。

2006年,杨百翰大学的陈尔岗教授来西安找魏敏芝。
陈尔岗打算资助魏敏芝去杨百翰大学留学。
在遇到陈尔岗教授之前,魏敏芝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走出国门,去领略外面的世界,更没想过自己能出国留学。

其实两年前陈尔岗就去石家庄找过她。
那一年陈尔岗教授在河北参加主题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国际教育交流会。
这个主题让他想到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一想到女主角也是河北人,他就来学校约见了魏敏芝。
打算给她提供一个免费留学的机会。
可是当初魏敏芝英语很不好,甚至无法用英文交流。
陈尔岗教授有些失望,不过没有完全放弃她,他向魏敏芝许诺:“如果两年后你英语成绩达标,我就送你出国留学。”

魏敏芝记住了这句话,于是她苦练英文发音和语法。
等这次相见时,她已经可以纯英文和陈尔岗交流。
陈尔岗也没有食言,两年后他真的再次回国约见魏敏芝。

2006年8月19日,21岁的魏敏芝第一次坐上飞机。
这一次她载着她的梦想成功翱翔。
留学那几年她没有辜负陈尔岗教授的期望,继续学习影视编导专业,而且每年都能拿到全额奖学金。

也在此期间遇到自己的真爱刘锦辉。
刘锦辉是美籍华人,从小在国外长大。
他对魏敏芝十分照顾,让远在异国他乡的魏敏芝倍感亲切。
2008年,魏敏芝和刘锦辉结婚。
婚后二人生育了两个可爱的宝宝。

魏敏芝没有选择加入美国国籍,她一直记着家乡,记着国内每一位帮助过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