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杏儿也说过,最难熬的日子里,每天拍摄二十几个小时,睡 10 分钟都是奢侈。
张智霖就曾经因为过度疲劳遭遇车祸。拍《神雕侠侣》的时候忙到凌晨 5 点,回家洗个澡歇一会,7 点又要开工,有次开车眼皮不受控制往下掉,车窗全打开吹风也没用,结果撞车了,好在人伤得不重。
佘诗曼划伤了下巴,怕影响拍摄进度,也没去管,一直留了个小疤痕在脸上。另一场飞车戏伤到颈椎,医生让她休息半年,但她坚持不下线。她可不是受欺负的新人,当时早就熬到了一线演员,仍然拼命,因为环境如此。
就连老戏骨罗兰,八十多岁了还赶工到凌晨 2 点,和年轻人差不多。
借用一段公众号 " 电影派 " 对 TVB 的评价:
它无比宽容,不看学历、不看年纪、不看样貌,人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它又无比苛刻,工资不高,要求极高,谁进了都要被扒层皮才有出头之日,偏偏所有人都自愿 " 内卷 "。
作为演艺圈最大的梦工厂,TVB 衰落后,当初那些熟悉的面孔们各奔西东,境遇变化让人感慨。
粗略分一下类,他们有几种归宿。
有人转型教培。
去年底,久违的陈慧珊宣布即将复出,新身份是歌手。之前她曾在深圳一家培训机构做过英语老师,被曝光后引起不小的水花,其实她早就不声不响深耕青少年英语教育很多年了,2013 年就作为朗文集团高级顾问出现还发表演讲,因为没炒作,所以外界不知道罢了。
她的聂宝言,是几代人心中的职场女性范本,也向当时女孩们表达了一种新的审美。
▲电视剧《鉴证实录》
因为演过 " 最帅姜子牙 " 和汉文帝刘恒而红的陈键锋,退圈后考了浅水执照,当了一名潜水教练,也算教培行业一员。
有人转型直播带货。
" 令狐冲 " 吕颂贤卖睡衣,在线观看人数还不到三百。
三次斩获视帝的罗嘉良,用生涩的普通话在直播间陪网友聊天。
今年夏天,陈豪给东家 TVB 的抖音带货账号站台拉客。现在大小三个账号,合计差不多有 48 万粉丝。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业态,互联网文化的 " 壁 " 很挑人,直播带货这个硕大无朋的蛋糕,TVB 想分得一块并不是那么容易。
有人转型做体力劳动。
▲演过许多小配角的敖嘉年,试过多种工作,最后选择了送外卖,两个星期赚了 1.3 万港元,十分惊喜。
麦长青,拿过许多次最佳男配,一样面临中年失业的困境。没有多少积蓄,开个小餐厅也是与朋友合伙,兼做服务员和送外卖。赶上疫情,餐饮行业重创。最近一次看见他的消息,是在广州当核酸检测志愿者。
▲路人以为麦长青靠吃老本就能过活,他瞬间一脸 " 冷暖自知 " 的酸楚。
车保罗,因为容貌特殊一直做特型演员,年老之后不再续约,只能到处打零工,保安、维修员、接待员、杂工 …… 什么都做过,如今在菜市场当管理员,兼着搬运些货物。
黄文标,演过《使徒行者》《法证先锋》等多部热播剧,在《寻秦记》跟古天乐结拜兄弟。戏外两人命运却云泥之别,2012 年离开 TVB 后,去鱼市卖鱼。
伍伟乐撞脸谢霆锋,但仅凭一张相似度高的帅脸,作用微乎其微。婚后有四个孩子要养,他只能改行当巴士司机,业余时间去婚庆公司兼职司仪补贴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