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 知道,你们可能会有疑问。
这撤侨怎么和我们的新闻中、印象中、想象中都不太一样。
竟然没有像《红海行动》一样,用飞机、轮船派遣军人去撤侨?
这正是《万里归途》的独特之处。
《红海行动》展现的,是撤侨行动中的最后一步与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而《万里归途》聚焦的,则是手无寸铁的外交官,如何用勇气与智谋去对抗枪林弹雨。但它们又有共通之处 ——
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同胞。
一定,带大家回家。
在《万里归途》,外交官不再是你印象中的西装革履、舌战群儒。
而是既要唇枪舌剑,去游说当地组织。
又要冒着枪林弹雨,带领同胞来到撤侨点,再万里护送回国。
宗大伟们该如何破局?
他没有英雄的自带光环,却用最平凡的举动,告诉了我们什么叫英雄。
02
在《万里归途》身上,我们能看到众多真实撤侨行动的影子。
2011 年,利比亚撤侨。
这是一次字面意义上的“万里归途”。
单程 9500 余公里,途经 5 个国家。
行动开始前,正有约 5000 名中国公民被困在战火纷飞的利比亚西南部城市塞卜哈。
2015 年,也门撤侨。
在陆战队接应前,负责领头的外交官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睡觉地点只敢选在家里相对安全的卫生间。
随着近几年国际形势日趋紧张,今年上半年的乌克兰撤侨变得更加让人揪心。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曾这样描述当时的场面:
大巴出发后遭遇了三次炸弹爆炸,外交官在看场地时被枪指头。
△ 图源:抖音 @舟山政法
同样,驻亚丁总领馆的马冀中领事在通话过程中,附近有炸弹爆炸,把电话都震掉。
《万里归途》开拍之前,剧组查阅了许多撤侨的纪录片、报告文学,采访了与故事原型接近的当事人。
了解他们当时真实的经历、真实的情感。
这期间会困在现实。
没有救援,没有通讯,没有物资,他们该怎么办?
这段长途奔袭,又能走多远?
困在情感。
宗大伟团队内部不是没有分歧。
就像成朗对他的质问 ——
人可以一切行动听指挥,伤病呢?
困在猜疑。
当身处险境,无法取得联系时,要不要把这个绝望的情况告诉大家 ——
告诉他们什么?和大使馆失联?我现在就是要把所有人带出这个地方
带回国
这是我的责任
你听不懂人话?
没有太多英雄壮举。
《万里归途》展现的是让普通人能够设身处地的忧虑和困境。
这一次为了给观众打造出最真实的临时感,《万里归途》剧组 1:1 还原出战火中的非洲城市,剧组搭建了数十座相关建筑,置景出完整的街道、使馆等。
在拍摄一场叛军互相残杀的戏时,一位外籍演员因为拍摄过程太过真实,一度在片场崩溃落泪。
原来他就来自目前还处于战火中的国家。
这群外籍演员,大多都有过类似的经历。